月初受短期供應充足及鄰池豆粕期價偏弱拖累,菜粕期價延續弱勢下探,最低至2283元/噸一線,不過中旬以來,期價便持續走高,昨日主力1709合約盤中最高至2479元/噸,最終收報2464元/噸,漲1.36%,若從月內最低點到昨日盤中最高價,累計漲幅已達196元/噸。
在菜粕期價不斷走高的同時,近期合約持倉量、成交量也出現顯著放大。截至昨日收盤,主力1709合約成交量達1007502手,日內持倉增88286手至1119082手。
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王曉囡表示,近期菜粕期價持續上行主要受益于三方面因素:其一,美豆市場利空出盡后,國內豆粕市場迎來快速反彈,對菜粕產生提振;其二,沿海地區加工虧損擴大,導致開工率降低,菜粕供應能力下降,以及菜粕庫存持續消耗,市場認為短期供需有所收緊;其三,國內菜籽生長進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氣候條件不利生長,令市場對新季菜籽產量形勢擔憂。
供需仍偏寬松
從基本面上看,目前菜粕市場供需方面仍維持偏寬松狀態,或不利于期價繼續反彈。
光大期貨分析師許愛霞表示,從目前菜粕市場基本面情況看,由于2015年開始國產菜籽主要以小榨為主,大廠壓榨量減少,所榨菜餅在水產養殖中只能部分添加,國內菜粕供應主要靠沿海油廠的國產加籽粕。從今年的情況看,清明過后水產養殖開始啟動,下游采購有所好轉,但由于美豆持續低位,對國內油粕市場形成打壓。不過,由于國產菜粕市場基本無貨,加上去年水產養殖情況較好,今年水產投苗量或較去年增加,菜粕需求呈增加趨勢,油廠挺粕意愿較強。
王曉囡表示,目前菜粕市場上游菜籽庫存充足,盡管虧損依然存在,但農產品增值稅下降,中期進口成本有望降低,且整體壓榨企業開工率回暖,菜粕庫存穩定,短期供需方面依然維持偏寬松狀態。豆菜粕價差偏低拖累菜粕市場需求預期,菜粕現價能否持續反彈仍有待觀望。中長期而言,仍需關注鄰池豆粕市場表現、旺季需求情況以及進口市場動態。
展望后市,中信期貨分析師表示,目前外圍菜籽供應比較穩定,且近期進口菜籽到港量較大,國內菜籽庫存量較高,菜粕供應有較好保證。此外,隨著全國氣溫回升,水產養殖旺季臨近,菜粕需求將逐步恢復。豆粕方面,由于大豆進口量較大,港口庫存較高,預計后期國內大豆、豆粕供給仍然充足,且目前生豬存欄量較低,豆菜粕價差呈現收窄趨勢,豆粕對菜粕的影響較大??傮w來看,近期菜粕期價上行阻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