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董事長張慎峰:
5月25日,第十四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如期舉行。在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和中金所共同舉辦的上衍債券、利率和匯率類衍生品分論壇上,中金所董事長張慎峰表示,近年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場內和場外利率衍生品市場都實現了長足的發展,在金融市場中發揮著越發重要的作用。
在證監會的正確領導下,在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保監會的大力支持下,中金所先后成功上市了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國債期貨上市以來,市場運行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在維護市場穩定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據張慎峰介紹,其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其一,國債期貨為市場提供規避利率風險的手段,增強債券市場的彈性和韌性。隨著我國國債市場的穩步發展,國債期貨的利率風險管理功能越加突出。近期,債券市場大幅波動,在債券,尤其是信用債賣出困難的情況下,國債期貨市場作為重要的風險出口,分流了大量的現貨市場拋壓,增強了債券市場的彈性和韌性,避免了局部風險轉化為系統性風險,對市場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二,國債期貨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快速反映市場變化,為監管部門提供實時市場走勢信號。準確判斷風險隱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與國債市場的收益率報價相配合,國債期貨采用價格報價方式,價格公開連續,直觀易懂,從而更好地向監管部門和普通公眾傳遞國債市場走勢及強弱信號。
其三,提升國債現貨市場流動性,進一步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國債期貨上市后,在期現貨套保、套利、實物交割等需求的帶動下,國債二級市場流動性發生著積極變化。國債現貨市場流動性的提升,夯實了國債收益率曲線編制的基礎,有助于進一步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
當前,國際國內金融形勢依然較為復雜,內外市場聯動性增強,未來利率和匯率市場波動可能加大,市場主體風險管理需求也更加迫切。為滿足市場主體多元化避險需求、提升金融市場穩定性、維護金融市場安全,張慎峰建議,按照產品豐富、產品互聯、市場互通、投資者共享的基本原則推進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具體來說,一是豐富期貨投資者結構,正確引導商業銀行、保險公司、QFII、RQFII、境外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國債期貨市場也急需引進現貨市場重要持債主體,豐富投資者結構,增強市場厚度和深度,提升市場定價效率和精度,形成準確反映全市場信息的價格信號。
二是進一步豐富國債期貨產品體系。目前,我國已上市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而中短期限仍缺乏相應的國債期貨產品,建議加快上市2年期國債期貨,增強金融體系管理利率風險的能力。
三是建議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外匯期貨期權市場的建設。各有關機構應當進一步深化合作,推動我國主要貿易伙伴匯率衍生品研發上市,推動人民幣對“一帶一路”國家貨幣期權的研發上市。
四是加強場內、場外衍生品協同發展,共同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場內、場外市場協同發展,有助于進一步滿足實體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