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家統計局發布4月CPI指數,CPI重回“1”時代,此中,雞蛋價值同比下降11.4%,蛋價創十年新低。農業部暗示,市場反該當前雞蛋提供仿照還是寬松,氣溫升高后養殖場將面臨更大發賣壓力,固然蛋價已經處于近十年較低程度,但產能裁減速度遲緩,后期蛋價仍有下行壓力。
而此時,距離我國不遠的韓國,蛋價卻在近半年內暴漲數倍,從原先的7毛一個暴漲至2元一個。目前,首爾超市一板30個雞蛋的價值約為1.03萬韓元(約合63元人民幣)。市場人士擔心,雞蛋價值還可能將進一步攀升。
因為和終端零售市場蛋價暴漲對比,雞蛋產地的出貨價值上漲幅度很是有限。據大韓養雞協會數據顯示,產地出貨價與消費者零售價之間漲幅差距趕過3倍。分析人士認為,暢通中間商看準雞蛋需求缺口,從中牟取暴利。
韓國雞蛋價值暴漲,主要原因是受禽流感疫情影響,去年年底以來,韓國捕殺了大量活禽,包孕2520萬只蛋雞,蛋雞數量銳減至5160萬只,同比下降26.5%,蛋雞存欄量創下12年來新低。禽流感疫情發生發火,僅依靠處所當局的財政補貼無法完成防疫事情,韓國養雞人需在防疫事情上投入大量用度,大大加重蛋農的承擔。
蛋雞數量驟降導致韓國雞蛋提供短缺,蛋價飆升。為了緩解上述問題,韓國試圖尋求從美國、西班牙和新西蘭進口產蛋雞和雞蛋,韓國當局更決定,從2017年1月4日起對雞蛋類產品實施關稅配額打點,并將其關稅稅率降至零。
1月中,美國首批200噸雞蛋抵達韓國,這也是本世紀以來韓國初度從美國進口新鮮雞蛋。但濟急的美國雞蛋在韓國卻受到了消費者的抵抗,3月份,美國曝出禽流感疫情,韓國順勢叫停美國家禽和雞蛋進口。美國雞蛋在韓國的短暫之旅沒能解決韓國的雞蛋荒難題,從此韓國測驗考試從西班牙進口雞蛋,但西班牙也呈現了禽流感,韓國雞蛋危機不停升級。
最新動靜稱,韓國將從丹麥、泰國進口雞蛋來解決雞蛋提供問題。韓國當局為從丹麥、泰國等國進口農產品(行情000061,買入)打算于6月初完成檢疫措施,并援助50%的海上運輸費,耽誤雛雞進口的支援期限和蛋加工品關稅配額的合用期限。
韓國曾是丹麥在歐盟之外最大出口市場,2015年,丹麥對韓國出口家禽達1300萬美元。但丹麥在2016年底也發生發火了禽流感,導致韓國暫停其家禽產品進口。2017年2月22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正式公布發表丹麥已覆滅禽流感。3月初,韓國放開丹麥液蛋產品進口。6月,丹麥雞蛋將重返韓國市場,如此迅速的規復進口,加之韓國還將倒貼運輸費等,也說明韓國雞蛋荒問題的嚴重性。而進口雞蛋的進入,對付韓國雞農而言,顯然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