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組期指的總成交量和總持倉量整體呈現下降態勢,其中成交量下降明顯,總成交量較上一交易日下降6000手至26761手,而總持倉量較上一交易日減少903手至109475手。具體來看,IC合約總持倉量減少幅度最高,減少499手至34449手,IH合約總持倉量減少329手至28459手,IF合約總持倉量減少75手至46567手。成交量方面,IF合約總成交量減少幅度最高,減少2854手至12486手,而IC和IH合約總成交量均創“松綁”以來最低,其中IC合約總成交量減少2129手至9389手, IH合約總成交量減少1017手至4886手。IF、IC、IH合約成交持倉比分別為0.27、0.17、0.27,創近三個月最低,顯示市場流動性較弱。
前20名、10名和前5名席位持倉量變化較為一致,多空雙方均減倉,其中IF指數和IH指數多方減倉力度大于空方,但IC指數多方減倉力度小于空頭,顯示IC指數呈偏多格局,而IF和IH則偏空。從前20名席位多空持倉變化來看,IF指數空頭僅減倉18手至31211手,多頭減倉233手至30612手,IH指數空頭減倉370手至12656手,多頭減倉404手,而IC指數空頭減倉463手至21710手,多頭減倉251手至21142手,可以看出IF相對IH空頭力量更強。從具體席位來看,上海東證席位對指數市場跟隨表現較好,其在IF指數和IH指數凈空單持倉分別為2941手和1169手,同時IC指數凈多單指數持倉519手。整體來看,市場對后市并不樂觀,整體偏空格局。
五一節后第一個交易日期指呈現弱勢下行態勢,且指數內依舊呈現分化?,F貨方面,滬深300和上證50分別下跌0.38%和0.44%,而中證指數微幅上漲0.07%,IF和IH主力合約分別下跌0.30%、0.34%,然而IC合約微幅上漲0.08%,可以看出前兩組現貨指數跌幅大于期貨指數,但中證500指數漲幅僅略微高于IC指數,且從三組期指的貼水狀態亦表現不一,其中IC指數貼水幅度較上周擴大,市場流動性亦持續減弱。
從凈持倉變化來看,三組期指表現不一,除IH指數前20名、10名和5名均呈現凈多頭持倉外,IF和IC指數呈現凈空頭持倉格局。其中IF指數前10名和5名席位呈現明顯凈空頭格局,分別為1921手和1353手,而前20名席位凈空頭持倉僅為18手,顯示內部有分歧。
整體來看,三組期指成交量和持倉量持續下降,市場存在明顯分歧,且均線系統顯示空頭格局,后市需謹慎操作。上海中期 閆星月
債市短期仍將承壓
近期,國債期貨市場仍然維持弱勢振蕩格局,現券市場也表現低迷。近期公布的4月官方PMI數據及財新PMI數據表明經濟動能弱化,經濟下行風險仍存。在近期監管層一系列嚴格的監管措施之下,債市仍面臨較大壓力。預計后期債市仍將維持偏弱振蕩走勢。
從近期公布的4月官方PMI及財新PMI數據來看,表現均不及預期,環比上月均出現一定下滑。其中4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2%,環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4月財新PMI降至50.3%,環比上月減少0.9個百分點,其增速也放緩至去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從分項數據來看,生產與訂單指數回落,采購量下降,原材料庫存持平,而產成品庫存則出現下降,價格指數快速回落,表明經濟動能呈現弱化跡象。后期企業補庫存動力將減弱,在目前終端消費需求疲弱的背景下,下游壓力可能傳導至上游,經濟可能重新面臨下行風險。另外,短期來看,CPI將維持在較低水平,PPI則大概率回落。整體來看,全年通脹將比較溫和。因此,從基本面上來看,債市獲得一定支撐。
資金面上來看,4月底資金成本較高,特別是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資金面仍將維持緊平衡狀態。疊加稅收繳款因素,預計5月初資金面仍將偏緊。不過隨著銀行業去杠桿的推進,以及后期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預計資金面在邊際上有寬松的可能性,債市目前的偏空局面也將得到一定緩解。
整體來看,經濟基本面對債市有一定支撐。但目前債券市場的主要壓力來自于監管層對于整個金融業趨嚴形勢,后期債市預計仍將以偏弱振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