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科技類股票普遍遭資本大鱷打入冷宮相比,金融股卻被資本大鱷競相追捧:
第三季度一開始,伯克希爾就火急火燎的開始抄底銀行計劃。在該季度,伯克希爾增持了1440萬股摩根大通,股票持有量達到5010萬。同時,增持1890萬股美國銀行,股票持有量達8.96億,市值220億美元。此外,還增持了約300萬股紐約梅隆銀行,約400萬股美國合眾銀行。
▌股票市場,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股神也一樣!到底金融股有何魅力讓股神傾心呢?
這就要從1988年的這筆交易開始說起,當伯克希爾宣布持有6.3%的可口可樂公司股權之后,巴菲特接受了《塔特蘭大憲章》的采訪:
“讓我們假設你將外出去一個地方十年,出發之前,你打算安排一筆投資,并且你了解到,一旦做出投資,在你不在的十年里,不可以更改。你怎么想?
如果我確定,我確定市場會成長,我確定領先者依然會是領先者——我指的是世界范圍內,我確定銷售會有極大的增長,這樣的對象,除了可口可樂之外,我不知道還有其他公司可以做得到。
我相對可以肯定,當我回來的時候,他們會干得比今天更好。”
02、“懶人”和“懶公司”賺大錢
這段話說出了一個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的價值投資的思想,投資自己看得懂的公司,并且是不用創新就能持續賺錢的,試想一下哪個公司可以像可口可樂一樣只靠一個配方就能連續漲十年的?
▲ 可口可樂季線k線圖
銀行股也一樣,主要盈利模式百年來都一樣,不需要太多創新也能持續賺錢,尤其是美國金融業靠美元制霸全球,有得天獨厚的護城河優勢,股東躺著每年拿分紅就行,就像巴菲特說的,你十年不看也不用操心,不像科技股的命運,不創新就會死,兩年不變就會被市場拋棄,比如當年偉大的柯達和諾基亞。
這種懶人無為而治的思想在A股似乎格格不入,大家每天都在追求跨界并購和新概念,上市公司也在迎合著股民,散戶對追進漲停板津津樂道,閉市后對新概念評頭論足,儼然半個專家,真是下了功夫,看似是雙贏的局面,但事實反而相反,漲停像過眼云煙,沒人能在追漲停板中變成首富,要不馬云早就問鼎全球了,貓哥敢說這兩年在A股跑得快的人都沒聲音了,可巴菲特依舊每天喝兩罐可樂。
其實A股也存在慢就是快的“懶公司”,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云南白藥,萬科……都是10倍以上的大牛股,曾經有個段子,一個罪犯被關了十年,回來后賬戶多了幾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