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蘋果( AAPL-US )的市值在上周超越1兆美元關卡,而在本益比逐漸升高的同時,投資者該此時獲利了結嗎?分析師認為,蘋果的服務業務和穿戴裝置銷售正要開始爆發,而該公司具有強健的財務基本面,股價還會上揚,投資者可再持有股票一段時間。
蘋果的市值約占大盤標普500 指數比重達近4%,根據FactSet 數據,蘋果的本益比為15.8,約比大盤便宜5%,然而兩年前,蘋果股票約比大盤便宜30%。數據變化代表著,蘋果股票正朝著比大盤昂貴的道路前近,但分析師認為,蘋果的表現將持續推升該公司股價,投資著不需于此時急著出售股票。
蘋果股價日線走勢圖
服務業務與穿戴裝置銷售
盡管iPhone 銷售仍是蘋果的主要營收來源,但投資者越來越看重該公司的服務業務與穿戴裝置銷售,未來營收可期。
服務業務收入包含App Store、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云端儲存iCloud與維修服務AppleCare等,蘋果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2018財年第3季服務業務收入年增31%至95億美元。服務業務的毛利率高達60%,高于全公司平均毛利38%。
除了iPhones、iPads與Mac之外的「其他產品」銷售表現亮眼,如無線藍芽耳機AirPods、智慧型手表Apple Watch與Apple TV等,該業務營收年增37%至37億美元。
iPhone 換機潮
iPhone而言,2018財年第3季銷售量僅成長1%,但營收大增20%至299億美元,主要歸功于高單價的iPhone X。蘋果預計在今年推出三款新手機,Canaccord Genuity的分析師Michael Walkley認為,新款手機將可帶來比推出iPhone X時更強勁的換機潮,此外他指出,在高階手機的市場,蘋果正在侵蝕三星電子的市占。
蘋果財務基本面
分析師認為,蘋果公司在風險控管、財務能力和增長潛力的衡量指標上,皆表現的比大盤好,因此代表股價應該還會攀升。
蘋果的現金與投資金額,接近于其市值的近1/4,在服務業務所獲得的訂閱利潤正不斷攀升,以一間消費性產品公司來說,蘋果未來幾年的盈利預測具穩定性,且增長快速。
華爾街分析師預測,蘋果在下一個財年每股純益將增長15%,之后的一年將再增加12%,因此股價再上揚5%至10%看起來是合理的,蘋果投資者應繼續持有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