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本月初,巴菲特股東大會再次在奧馬哈舉辦,有5萬人到場參加。與以往兩年一樣,我也會參加此次的巴菲特股東大會。
作為全球投資者心目中的“股神”,巴菲特在投資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亮點。
第一,巴菲特非常注重安全邊際。他在做投資的時候不僅要買一些質地優良的公司,而且要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買入。有時候巴菲特為了等一下公司出現一個較好的價格,可能會等幾年甚至十幾年。所以每當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甚至出現股災時,就是巴菲特大量買入優質公司的時候。這一點和多數投資者的操作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巴菲特非常注重防守。曾經有人問巴菲特的投資秘籍。巴菲特說,投資有兩條鐵律:一是永遠不要虧損,二是永遠記住第一條。每一筆投資都需要深入研究后再做決策,而不應盲目投資。雖然不能做到每次投資都不虧損,但在投資時一定要把握底線,堅決不要買基本面差、僅僅靠短期熱點漲起來的公司。
第三,巴菲特做投資時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他曾經說:“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估值理論和基本面分析雖然能大致決定股票的大致價格,卻無法精確計算出投資者情緒對股價的影響。當代科學對人類大腦的認知度不到5%,意味著精確預測股價是不可能的事情。股價短期的波動往往與市場情緒有關。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曾經說過:“巴菲特投資了很多公司,但是從沒見過巴菲特拿計算器去計算。”很多時候,巴菲特是憑借對上市公司年報的了解,對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認可去投資一家公司。
第四,巴菲特還有一點非常值得大家借鑒: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只能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圍內投資。巴菲特喜歡投資商業模式簡單的消費品公司,對變幻莫測的科技類企業一直不太感興趣。雖然因此錯過了一些大牛股,卻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收獲了最大成功。一定程度上講,投資收益就是認知能力的變現。如果走出了自己的能力圈,成功的機會就大大降低了。
第五,在選股上,巴菲特曾經幽默地說:“如果你要投資一家公司,你應該先問問自己,愿不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的創始人。”巴菲特特別看重一家公司的管理層,認為選擇股票就是選擇公司的管理層。如果對公司的管理層沒有足夠的信任度,公司的股票也是不值得持有的。
最后一點,巴菲特會把大賭注壓在高概率事件上。巴菲特曾說:“當你堅信遇到大好機會時,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大舉投資。”這個道理基于一個常識:當一個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時,你投入越多,回報越大。在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中,前10只股票的市值占了投資總量的90%。
相比分散投資,把錢押在大概率事件上可能會獲得更好的回報。然而,為什么很多投資者把錢都只押在一只股票也出現了虧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這只股票并沒有太深入的研究。而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選擇分散投資。要想了解更多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美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