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央視網報道稱:很多人覺得點外賣不僅便捷,而且還有紅包返現,點單滿減,價格肯定優惠很多,但是,在對比了多家餐飲店線上線下價格之后,記者發現,事實并非如此,外賣還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先提價,然后再用紅包進行降價,有的甚至比在門店消費貴一倍。
據了解,大部分門店線上價格往往要比線下價格貴20%左右,根據北京某快餐店老板表示:因為外賣平臺要扣20%的的傭金,所以線上銷售智能選擇漲價,但線下價格保持不變,大部分店家都是如此,比如線下賣10元的餐,線上賣12元,有時候因為打折等即使漲不了20%,但是正常也會漲一點。
甚至更有一家餐廳的饞嘴牛蛙,店里點餐只要48元,外賣卻要68元,而在享受完各種優惠滿減后,平均每份也要30元,而實體店內,每份卻只要15元。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先提價,再用滿減紅包抵扣,但其實顧客并沒有享受到優惠,這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而已。
據一些商家透露,現在的食客越來越依賴外賣平臺,尤其是在吃飯不方便的一線城市更是如此,很多商家70%的營業額都來自外賣收入,如果不走套路,就沒有生意可做。而且如果自己的店不參加滿減,而競爭對手在做滿減活動,那樣的話單量就會下降,但從平臺這塊來說,如果不參加,就會被外賣平臺的排名系統排到很后面,有時候一天可能都接不到單,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收傭金”是外賣平臺維持下去的一種手段,目前外賣平臺并沒有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但是普遍認為單靠傭金其實是很難維持平臺的運營成本的,最近有媒體曝光了各大外賣平臺存在餐飲商家競價排名的情況,也就是商家通過付費可以保證排名靠前的位置,而且未來外賣平臺的盈利模式可能會向店鋪供應鏈端和金融服務滲透。
羊毛最終出在羊身上,作為身處冬冷夏熱的北京,買飯需要排隊半小時的北京,周邊只有那么幾家飯店的北京、、、我只想說,讓外賣來的更便宜些吧!
網友對此也是發表了不同的評論:
“送上門的話貴點沒毛病,貴一倍過分了。”
“一直還以為很便宜呢,各種減。”
“又要送上門,還比門店便宜,怎么可能?偶爾一次兩次就算了,長期這樣,誰還去店里吃呀?”
“又想坐吃等喝,又不遠多付錢,天下好事怎么整能都歸一邊。。。”
對此,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