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皇家銀行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師克羅夫特(Helima Croft)表示,由于擔心需求已經達到了極限,油價正受到拖累。這個因素相比其他因素更能削弱油價。其他因素包括來自電動汽車的威脅,以及未來禁止依靠汽油和柴油行使車輛的國家政策。
石油需求峰值成為討論焦點
9月12日,克羅夫特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退出討論美國頁巖油榮景前產出峰值的情況,現在討論的是峰值需求的話題。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來說,45美元/桶的低油價不會讓任何人感到高興,但是當油價上升到50美元/桶,他們會愿意對沖他們的產量,因此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這是短期油價的上限嗎?”他指的是WTI油價達到50美元/桶,美國石油產量遭遇寒冬這種情況。
克羅夫特表示,對于那些需要讓油價達到60美元/桶以上的國家來說,這是存在問題的。克羅夫特稱,OPEC和非OPEC成員國達成協議的關鍵目標是限制石油產量,從而將油價推高到60美元/桶以上。減產協議2018年3月到期。
她解釋稱,某些國家的政策確實需要油價達到60美元/桶。她指出,明年參加減產協議的國家需要決定是否續訂第三次的減產協議。
沙特和俄羅斯影響大
考慮到減產國家的情況及減產履行率,克羅夫特特別指出,哈薩克斯坦是一個失約的例子。她補充稱:“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會被列入減產協議。他們協定了協議,但是卻維持石油產量。實際上,俄羅斯是否愿意維持減產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克羅夫特表示,實際最大的變量是沙特。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似乎支持延長削產協議。因此,他認為俄羅斯會準備好延長削產協議,但這可能還是有點讓人傷腦筋。
克羅夫特問道:“沙特會做更多事情來應對那些沒有履行減產承諾的國家嗎?”他注意到,沙特顯然是使這項協議生效更有激勵作用的國家之一。
IMF估計,對于沙特來說,石油的盈虧平衡價是84美元/桶。根據OPEC的數據,石油和天然氣占沙特出口收入的85%左右。
沙特已經表明自己遵守了協議,但對石油多頭來說,不可避免的擔憂是,沙特的耐心何時會結束。克羅夫特表示:“現在的問題是,2018年后會發生什么情況,他們會愿意繼續平衡這個市場嗎?”
責任編輯:cnfol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