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漲了八年之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感到了美股的“高處不勝寒”。
現在,所有的高盛客戶都在問高盛:“美國股市是不是快到頭了?”
高盛客戶擔心美股,主要基于以下七個理由:
第一,歷史周期
很多投資者都認為,這一輪牛市已經長得不能再長了,馬上就要到頭了。上一次,標普下調5%還是在14個月前,下調超過10%則要在19個月前。上一次熊市還是在2009年底,當時標普市值蒸發了20%。之后的牛市長達八年半,市值是當初的260%。
第二,缺乏波動性
最近三個月美國股市的波動性是50年來最低的。目前,恐慌指數VIX停留在12左右已經很長時間,這是自1990年以來,第六次出現類似狀況。Salomon Brothers的經濟學家Henry Kaufman認為,市場的風平浪靜下面其實暗濤洶涌。資產的低波動可能掩蓋了目前尚不明顯的風險,但在事后,我們將會發現這些風險是顯而易見的。
第三,估值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美國股市的估值都過高。目前,美股估值水平處于過去40年來的高位附近。只有基于自由現金流的估值方法,美國股市的市值才同歷史水平接近。之所以自由現金流在估值法顯示出美股同歷史水平接近,主要是因為資本支出的崩潰。
不光美股,國債等其他資產和歷史水平相比也大幅高估。
第四,經濟
當前,美國經濟經歷了持續8年的不間斷擴張。歷史上,只有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擴張和1961年至1969年的9年擴張能與之媲美。自1921年以來,美國經濟擴張周期持續時間的中位數是42個月。由此,另一個投資者常常問到的問題就是,下一次衰退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經濟學家估計,下次衰退開始于12個月內的可能性已經達到18%。
第五,美聯儲政策
自2015年12月以來,美聯儲已經加息100個基點。通常來說,在加息周期中,市盈率通常會下降。但在過去兩年中,市盈率實際上在擴大。美聯儲進一步緊縮的步伐不確定,也是造成投資者焦慮的重要原因。
第六,利率
兩個月前,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4%,通脹率為1.7%,標普站上了2410點。我們此前預計的2.75%國債收益率和標普2400點看起來是沒問題的。但是,通脹數據低于預期,導致債券收益率下降35個基點至2.05%,股市漲幅為2%,至2465點。
第七,政治
特朗普政府能否正常運轉起來,包括朝鮮半島在內的地緣政治緊張能否緩和,都為全球市場帶來不確定性。
面對這七個問題,高盛如何回應呢?
高盛認為,雖然有這些問題,但并不用過度擔憂,只管逢低買入。高盛認為,一個長期的動蕩調整實際上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美國經濟向好的方向沒有變化。國內消費構筑起了美國經濟的69%,回購仍在繼續。高增長投資比例的公司即使在市場遇到滑鐵盧的情況下也具有持久的前景。
但是,數據卻給高盛迎頭一擊:最新出爐的消費數據是四年來最差的,而回購也出現了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跌幅。
除此之外,金融博客Zero Hedge調侃,高盛的客戶還需要加一個擔憂美股的理由:過于樂觀的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