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7日凌晨消息,盡管美國正處在現代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周期之一當中,且失業率已經低到了近十六年所僅見的水平,但是一位典型的美國工人這些年哪一年都沒有機會獲得大幅加薪。這一奇特的現實就不免讓許多經濟學家們感到不解了。
MarketWatch報道稱,自從2009年大衰退結束,經濟重歸增長通道以來,美國平均時薪每年的增長速度竟然只有2%多一點。哪怕是最近,這一速度已經提升到了2.5%,但是與歷史情況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一般經濟像今天這樣強勢的周期當中,工資增長速度都能夠達到3%至4%。
那么,今日美國工人的工資,何以增長速度就達不到預期呢?
嬰兒潮世代與千禧世代
對此,最新解釋當中根本的一點在于——收入更高的嬰兒潮世代正在紛紛退休,而取代他們的是年紀更輕、經驗更少的人,后者所拿到的薪水自然要較低。
結果就是,平均時薪的增長情況看上去要比現實糟糕得多。根據舊金山聯儲最近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如果扣除掉嬰兒潮世代退休的影響,其實當前的工資增長速度與歷史長期水平并沒有明顯差距。
只是,現實當中,嬰兒潮世代退休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份報告指出:“考慮到這一代人當中還有很多正在迫近退休年齡,這種所謂銀發海嘯還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拖累整體工資增長?!?/span>
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抑制
當今與以往大不相同的一點就是,幾乎每一位美國勞動者都必須或直接或間接地與全世界的勞動力一起競爭。道富環球首席經濟學家普羅賓(Christopher Probyn)解釋道,如果外國競爭者使用了廉價勞動力,則美國企業就不可能讓自己的員工拿到過高的工資。
當然,也有一些美國人可以拿到高報酬,比如那些有較高教育程度的人,有專業技能的人,以及那些在勞動力高度緊張的行業工作的人等。只是,大多數美國人的工資增長速度只是將將超過通貨膨脹而已。
價格管制
這并不是說美國政府對物價采取了什么控制措施,而是市場作用使然。在全球激烈競爭的情況下,美國企業是很難提高產品價格的,而這自然也就意味著他們很難給員工漲工資。
“企業如果能夠多發工資,他們會那么做的?!盧aymond James首席經濟學家布朗(Scott Brown)解釋道,“問題是,他們就是沒有產品定價權?!?/span>
創新者困局
在上次聯儲政策會議上,與會者也曾討論過科技進步是否帶來了商業模式的革命,使得各種成本大幅度降低了——當然,也包括勞動力成本。
這些創新可能會造就長期的低通貨膨脹氣候,而后者又迫使企業必須嚴格控制工資增長。
衰退的傷疤
一些經濟學家指出,2007年到2009年的大衰退使得美國人的安全感大為降低,讓他們更加害怕失掉自己的工作,于是他們跳槽的頻率降低了,也不再像過去那樣敢于為了更高的報酬去做大膽的嘗試了。
職介網站ZipRecruiter的首席經濟顧問巴雷拉(Cathy Barrera)感嘆:“經濟數據顯示,我們已經完成了復蘇,但是在很多人的感覺層面上,其實并非如此。”
低生產率
這可說是最老派,也最被多數人所接受的解釋。如果一個勞動者在今年的一小時內創造出的產品和服務要明顯多過去年,他自然也就變得比去年更有價值了,同時企業也可以負擔得起給他更多的薪水。
問題在于,當下生產率增長的腳步是前所未有的虛弱。從2007年到2016年,生產率年平均增長1.1%,而之前兩個經濟周期當中,這速度分別是2.7%和2.2%。如果勞動者的表現并不比以前出色,企業確實很難有動機給他們更多的錢。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贊特納(Ellen Zentner)指出:“工資當然沒有任何理由以超過合理水平的速度增長?!彼J為,生產率和工資最終還是將會實現反彈的,但是她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