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名字經常出現在財經媒體當中的超級富翁們,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也了解他們現在是在做著怎樣的生意。可是,他們發家致富道路上真正的起點,就不見得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了。Investopedia就發布了一篇報道,介紹了七位大富翁財富之路和成功之路的起點。
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凈財富756億美元
第一份工作:送報員
巴菲特構筑他商業和投資帝國的第一步,在少年時期就已經邁了出去。當時他十三歲,得到了一份送報紙的工作。那時的巴菲特就已經可以算是個萌芽中的小小商人了,在當年報稅的時候,還知道將自己的自行車納入抵扣額度。再大一點,他就擁有了一臺自己的彈球機,總之不管到哪里,他都隨時留意賺錢的機會,大學畢業時就賺到了1萬美元。難怪現在會有很多人給巴菲特寫信,尋求投資建議了。
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 凈財富30億美元
第一份工作:雜貨店店員
溫弗瑞是屬于那種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女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同時也更富有了。不過,溫弗瑞的第一步其實非常普通,就是在納什維爾市他父親洗車店旁的雜貨店找了個很草根的工作。不過,她很快就換來工作,十六歲就到當地的廣播電臺去播報新聞了,之后一步一步成為了今天的超級媒體巨星。
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凈財富475億美元
第一份工作:泊車小弟
對于布隆伯格的投資和從政生涯,大家都已經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在他的生意獲得成功之前,他可是做過泊車小弟的。布隆伯格出身于一個中產家庭,大學假期出去打工,做了這份差使,最終,他以工商管理碩士的身份從哈佛畢業了。之后他去了薩羅門,開始了自己的華爾街生涯,而現在,他已經是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要知道,即便是這個量級的富翁,也終究是要有一個起點的。
比爾-蓋茨(Bill Gates) 凈財富860億美元
第一份工作:程序員
誰不知道微軟?誰不認識蓋茨?不錯,競爭對手蘋果看上去要更酷,更有趣,而微軟的形象似乎有點干巴巴,但是看看銀行戶頭,就該知道蓋茨才是那個笑到最后的人。在自己的青年時代,這位熱情十足的哈佛學生放棄了自己的學業,投身科技行業,一直到今天。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高中時為TRW打工,做電腦程序員。蓋茨現在是美國頭號富翁,證明碼農也絕不是沒有前途的。2008年,他退出了微軟的日常管理工作,專注于自己的慈善事業,在自己和妻子的基金會當中致力于提升全球的教育品質,與饑餓作戰,以及開發疫苗等。
喬布斯(Steve Jobs) 2011年去世時凈財富102億美元
第一份工作:惠普暑期短工
2011年身故時,喬布斯的旗下資產據估計有102億美元。這位蘋果創始人的職業生涯開始于惠普,當時他還在上高中,而正是這次在惠普的打工期間,他遇到了未來將和自己一起創建蘋果的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盡管喬布斯在蘋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財富當中的大部分其實是來自動畫公司皮克斯,他將該公司授予迪斯尼,入賬了74億美元。
貝索斯(Jeff Bezos) 凈財富728億美元
第一份工作:麥當勞后廚員工
在建立亞馬遜,開創自己的線上商業帝國之前,貝索斯其實也有過在麥當勞廚房里烤漢堡的日子。貝索斯十六歲時,就在邁阿密的麥當勞打工了。他現在經常說,正是在那段時期,他學到了自己商業生涯當中最重要的一課——必須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將商品從賣家送到消費者手里,還不能破壞它。
盧卡斯(George Lucas) 凈財富53億美元
第一份工作:助教
提到盧卡斯,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星球大戰》,事實上也正是這史詩般的系列電影為他奠定了財富的基礎。盧卡斯早早就進入了電影行業,但最初的工作并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幫助美國軍隊培養攝影師的助教。后來,盧卡斯終于得到了科波拉(Francis Coppola)的賞識,并且在好萊塢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他的工作有多努力,有多富于創造性,或許那53億美元財富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必說,干過送報員或者泊車小弟,并不能擔保你將來也能夠獲得億萬身家。真正有趣的地方,或者說關于這些億萬富翁的職場生涯第一步的有意義的地方在于,他們往往都是很早就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和熱情的方向,不管那是科技、投資、時尚或者電影。追隨著這方向前進,對任何人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足夠堅韌不拔,有一天,你也會迎來自己的億萬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