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迄今,歐元在全球主要貨幣中是表現最佳的,部分反映出歐元區經濟形勢良好,部分原因是市場對美國利率會升至多高,以及對退歐背景下英國經濟前景的預期出現了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歐元區經濟目前正以六年最快速度擴張。本周,穆迪(Moody's)分析師也加入了進一步上調歐元區成長預估的行列。
歐元上漲已開始讓越來越多的歐洲央行(ECB)決策者感到擔憂,這個問題幾乎肯定將在下周的央行會議上被討論。過去五年的多數時候,歐元區通脹率都未能達到歐洲央行設定的接近但低于2%的目標。
有分析認為,若歐元升值10%,則等同于歐元區通脹在未來12個月下降近0.5個百分點。所以歐元自當前水準進一步上漲7%,對一些決策者而言將是難以接受的。不過,歐元區更廣泛的金融條件仍將保持極度寬松,歐元貿易加權指數今年也僅上升了相對溫和的5%。
另一方面,英鎊匯率低使得出口更具競爭力,從而支持英國經濟增長;但低匯率也使得進口品變得更加昂貴,因此提振通脹。
對于英國央行而言,不幸的是,提振經濟增長所需的時間比通脹壓力加劇要長許多。自去年6月英國退歐公投以來,英鎊已挫跌15%,物價因此被推高。消費者物價通脹率目前在2.6%,已經連續六個月高于英國央行2%的目標。
英國退歐公投以來,經濟滑坡的程度并不像許多經濟學家擔憂的那樣嚴重。但英鎊貶值的影響尚未滲入到GDP增長率中:英國第二季GDP增長0.3%,是歐元區GDP增幅和歐盟平均增幅的一半。
分析師稱,英鎊若再貶值7%,英國央行要想在長期內促進經濟增長和短期內令本已困難重重的消費者雪上加霜之間進行權衡,將變得更加復雜。
而通脹率在退歐公投后大幅上升,意味著實際薪資再度下滑。而在不久前,英國才從至少半個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實際薪資下滑(2010-14年)中走出來。
對于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而言,幸運的是,歐元/英鎊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大漲,因此漲勢有可能暫停。兩家央行會歡迎這樣的喘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