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一個博物館,被釘在過去。” 受夠了經濟停滯的法國人卻不愿意輕易改變,這致使新總統(tǒng)馬克龍的勞工法改革遇到了一如既往的難題。最新民調顯示,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支持率跌至30%,與之前風光勝選總統(tǒng)時的64%相比,相去甚遠。在支持率暴跌的壓力下,此次勞動法改革將真正考驗馬克龍在國內問題上的改革決心和執(zhí)政能力。

傾向雇主
法國政府上周公布了備受期待的勞動法改革計劃,此舉被視為對新總統(tǒng)馬克龍改革勇氣的一次關鍵測試。由于馬克龍的一系列強勢改革,他個人的支持率卻一直在暴跌。
這是自馬克龍5月當選法國總統(tǒng)以來推出的首個重大改革計劃,預計未來幾周還將推出更多困難重重的改革議案,包括針對養(yǎng)老金、失業(yè)福利和公共財政等改革措施。
為了克服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的問題,馬克龍計劃放松現(xiàn)有勞動保護法對雇主的重重限制。根據(jù)改革措施,在規(guī)模較小的企業(yè)里,工會的作用將被削弱,對不公平的解雇遣散費設置上限,并允許雇主同雇員就工作待遇條件直接進行談判。
放松經濟裁員同樣對于盤活法國勞動力市場意義重大。在法國評估一家要裁員企業(yè)的經濟困難程度向來周折,若是一家跨國公司,就得考慮它在所有國家設立分公司的財政狀況。而新法規(guī)定今后只要考量它在法國的狀況即可。
這份法國勞動法改革方案賦予了資方更多用工自主權,表現(xiàn)在可以靈活制定員工加班費、延長工作時長等方面,并且放寬了對中小企業(yè)在稅收和社會責任義務方面的要求,鼓勵它們雇傭更多的員工。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在上述靈活制定員工加班費等內容的談判中,企業(yè)可以自行做出安排,而不必通過法國相關工會。
“如果勞動力市場一直不能夠吐故納新,那么青年人的就業(yè)問題就遲遲無法得到根除?!敝袊缈圃簹W洲研究所研究員彭姝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榜R克龍出自社會黨,也是著名的‘改革派’,本次勞動法改革傾向雇主也能明顯看出更加注重提升法國勞動力市場自由化和靈活性,如果勞動力市場一直不能夠吐故納新,那么青年人的就業(yè)問題就遲遲無法得到根除?!彼M一步解釋道。
工會軟化
工會并不打算“善罷甘休”。目前法國工會CGT組織已經明確表示,號召成員在9月12日舉行全國性罷工。
馬克龍深知法國工會游行罷工的暴力傳統(tǒng)和其對經濟所帶來的破壞性?!胺▏皇且粋€可以改革的國家。許多人嘗試過,但因為法國人仇恨改革,他們沒有成功。”馬克龍近日表示。
在進入夏休之前,馬克龍政府已經趕著在法國參議院和國民議會以225票對109票的投票結果通過勞動法改革方案,其詳細細則和更進一步的修改于8月31日公布,并在9月18日提交相關部門后正式激活并開始施行。
“事實上,法國傳統(tǒng)的五大工會已經有一些著眼于長遠的工會態(tài)度開始軟化,它們不再執(zhí)意走上街頭參與罷工,馬克龍目前也掌握議會多數(shù)席位并不會輕易被趕下臺,這對于馬克龍推進勞動法改革都是有利形勢?!?/span>
法國勞工總工會(CGT)與Solidaires工會已號召9月12日為反對勞動法改革的“行動日”。
工人力量工會(FO)上個月30日宣布:FO工會單方面決定不參加9月12日的行動,不參加的理由是:這次勞動法改革在萌芽期是經過真正協(xié)商之后展開的。FO工會2016年曾參加反對前次勞動法改革的工會行動。工會總書記讓-克洛德·馬伊解釋說:“之前科姆里法改革時,從未有過討論。這一次情況不同,有過真正的勞資對話?!?/span>
危險時刻
作為歐洲第三大經濟體,法國經歷了多年的增長乏力、失業(yè)率居高不下、預算赤字高昂,而德國和英國等鄰國已從全球金融危機中獲得復蘇。法國目前的失業(yè)率為9.5%,幾乎是德國的兩倍。馬克龍強調改革措施的目的是給法國僵化的勞工市場帶來更大的靈活性,鼓勵企業(yè)雇工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Jessica?Hinds表示,“最近幾年低迷的增長和高失業(yè)率成了民粹主義和歐洲懷疑論滋生的土壤”。事實上,政府花費在社會項目和福利上的GDP比重相比其他主要的經濟體要高得多。
慷慨的福利制度導致了更高的預算赤字。政府每年拿出大量的資金用來補貼窮人,為了維持這種補貼則必須對富人以及中產階級收取高昂的稅收。富人與中產階級大量逃離法國,躲避稅收,而由于這種社會制度又造成整個國家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導致精英出走,經濟下滑。
法國由于已經步入老齡化時代,而且本國居民的生育率低下,導致為了維持國家人口不得不采取比較寬松的移民政策。而由于舉世聞名的福利社會政策,導致法國一直是非洲中東等貧苦之地窮困移民的天堂。
法國GDP多年緩慢增長,長期處于低位。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7年法國經濟增長僅為1.4%,是歐盟中最疲弱的。
據(jù)民調顯示,比起恐怖主義或安全議題,法國選民當前更關注的是失業(yè)率和消費能力。對于年輕人來說失業(yè)的問題更加糟糕:15-24歲的年輕人中24%沒有工作。
“經濟形勢所迫,法國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時刻,如果再不有效推行改革,甚至可能會爆發(fā)革命,因此在‘生死存亡’的抉擇下,法國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改革共識?!迸礞t指出。
有越來越多的法國人簽訂臨時合同,成為享受不到特權的局外人。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希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