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可能是今年表現最好的主要貨幣,但歐元區金融狀況仍然極其寬松。歐洲央行對退出量化寬松(QE)政策遲疑不決,也許正是基于對歐元強勢的擔憂,而這點或會在下周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得證實。
目前歐洲股市處于高位;國債收益率與利率很低(在有些情況下甚至是負利率);信用息差較窄,而信貸增長強勁。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歐洲央行實施的QE計劃。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指出,目前金融狀況接近歐元1999年問世以來最為寬松,但不是比美國寬松得多。在美國,美聯儲正在升息,而且不再擴充資產負債表。
下周歐銀會議歐元強勢是焦點
下周召開的歐洲央行會議可能會討論歐元強勢問題,而且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隨后召開的記者會上,該問題無疑將是主要話題之一。
據悉,歐元兌美元急速升值走勢,已令愈來愈多的歐洲央行決策者感到憂心,可能意味著歐洲央行將比當初規劃更為緩慢地逐步退出資產購買計劃。
有消息人士稱,匯率已經變成一個更大的議題,歐元大幅升值已經導致貨幣環境趨緊,相當于調升利率。
這不,周五歐洲央行消息人士就透露,在當前購債計劃到期的僅僅幾周之前,歐洲央行決策者可能都無法準備好完成有關明年債券購買計劃的決定。
歐元走強是經濟表現的寫照
歐元兌美元和兌英鎊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就已經上漲10%,并在本周升破1.20關口,為近三年來首見。放在以前,如此大幅升值會傷害經濟增長,并威脅歐洲央行的通脹目標。但今時或許不同往日。
法國巴黎銀行指出,歐元走強帶來的緊縮效應在很大程度上被其它因素所抵消。不光是整體貨幣環境極為寬松,而且歐元貿易加權匯率并沒劇烈升高,今年以來上升5%,升幅要溫和得多。
歐元走強也是歐元區經濟表現的寫照。歐元區經濟正在以六年來最快的速度擴張,而且穆迪在本周成為最新一家上調對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測的機構。
傳統的歐元區經濟增長一直依賴出口,因此對于匯率波動極為敏感。但如今增長更多靠內需拉動,所以對于歐元走強的敏感程度不再像以前那么高。
據法國巴黎銀行數據,今年第一季歐元區經濟年率增長1.8%,其中內需貢獻2.2%而凈貿易貢獻負0.4%;而三年前的第一季該區域經濟增長1.3%,其中內需貢獻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