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至6.6293,連創兩日2016年8月以來最強,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九連漲,在岸人民幣一度升至6.6060,創14個月來新高。一年前,中國企業拼命囤積美元,如今這些美元成了“燙手山芋”,令手握大量美元的中資企業寢室難安。
美元持續萎靡不弱勢背景下振,人民幣趁勢崛起。美元/離岸人民幣日內最低達6.6063,美元/在岸人民幣日內最低達6.6060,均創52周新低,直奔6.60。人民幣一躍成為表現最好的亞洲貨幣,將印度盧比、韓元、港元、新臺幣、泰銖、越南盾等遠遠甩在后面。
美元流年不利,自年初至今,美元指數累計跌幅超過9%。8月,對美元來說也不是什么好日子,截止目前,美元指數本月已累計下跌1.27%。而8月離岸人民幣匯率累計上漲1.82%。兩者相形見絀。
此前,由于對中國經濟增長擔憂,尤其“8.11匯改”以后,當局對 維持股價和匯率穩定效果不盡人意,華爾街投行紛紛大肆唱空人民幣,此后人民幣一直跌跌不休,幾乎“破7”,央行資本管控也隨之再度升級。海外并購受限,尤其是最近日子不好過的萬達,多次股債雙殺,優質資產慘遭低價拋售。
隨著美聯儲加息路線圖的進一步推進,中國近期的謹慎政策動作,比如人民銀行對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引入“逆周期因子”避免匯率超調,以及加強對“負面清單”上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資本管制,都將緩解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所面臨的壓力。
如今,華爾街陣營中摩根士丹利率先“叛變”,成為首家對人民幣匯率前景“空翻多”的華爾街投行。
大摩外匯策略團隊調整了人民幣匯率預期,由此前的平穩走低,翻轉為2017年內的溫和回升,三季度預期從6.86上調至6.63,年末預期從6.90上調至6.60。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