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道,投資者——尤其是那些有錢的投資者——犯下的一個最大錯誤是,在創(chuàng)建一種投資組合時忽略了他們的起點是什么。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套房子,那么你分配剩余財富的方式應該會受到已經耗費了自己很大一部分儲蓄的非系統(tǒng)性房產所具有的風險、回報以及相關性的很大影響。
反之亦然:如果你租房住,你所構建的投資組合應該看起來和有房者的投資組合截然不同,因為你無需把杠桿化房地產非常集中的風險敞口計算在內。
17日,在與畢馬威的高凈值客戶交談時,我提到了這一點。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讓我的一一位分析師安排了兩種假想投資者:第一種,我們稱之為“租房者”,他們的財富分配能力不受限制;第二種,我們稱之為“有房者”,他們一半的儲蓄用在一套房產上。
挑戰(zhàn)在于確定這些投資者應該如何將自己的財富合理分配在本地股市、全球股市、現(xiàn)金、國債、公司債券、高收益率債務、黃金和房產上,才能獲得他們想要的回報率,同時還要壓縮他們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分析過程中,我們使用了美國金融市場
的數據,因為不管是從覆蓋廣度還是歷史角度來說,美國金融市場的數據都比澳大利亞的好。美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大幅度的下跌,而到目前為止澳大利亞的房地產市場尚未經歷過幅度超過10%的下跌。
我的分析師采用了一種投資組合“優(yōu)化”技術,選擇可實現(xiàn)1988年至2017年之間通脹目標年度回報率超過4%,或僅比7%低的資產最佳組合,同時將投資組合風險減少至最攜。
如果租房者在1988年至2017年擁有完美的遠見,他們將把47%的資金用于國債、17.1%用于單一投資資產、14.1%用于高收益率債券、13.5%用于現(xiàn)金,僅把7.5%用于當地股票,同時完全不投資全球股票。如果這么做的話,他們所承擔的風險可能性最低,同時獲得了高達7%的年回報率。
一個值得注意的結果是,不受限制的投資者所選擇的是適度股票權重,與絕大多數的超級基金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典型行業(yè)或零售超級基金將自己旗下超過75%的默認投資組合用于當地股票、全球股票、私募股權、房產股、基礎設施股和對沖基金股票。
也就是說,為實現(xiàn)超過4%的通脹目標年度回報率,這些有錢的投資者承擔了太多的股票風險。
有房者應該投資什么?
有房者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決定。鑒于他們的一半財富被鎖定在個人房產上,最佳投資選擇是:23.4%用于國債、15.8%用于現(xiàn)金、8.9%用于高收益率債務、1.9%用于全球股票,0.3%用于黃金。
不難發(fā)現(xiàn),打你股票在有房者的投資組合中根本沒扮演任何角色。同樣,這類投資者也承擔了同樣的房產風險,因此他們明顯削減了自己在同樣充斥波動性的股票市場的風險敞口,取代股票的是更加具有防御力的固定收益投資。
有趣的是,大約半數的超級基金會員有自己的房子,而另外一半是在租房子。因而,他們需要作出迥然不同的解決方案。如果受托人花時間來確認這個事實,他們或許會考慮為會員提供“有房者”和“租房者”兩類選擇。
不過,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并沒有超級基金提供這樣的選擇。
本文作者克里斯?喬伊(Chris Joye),是固定收益證券投資公司庫拉巴資本投資和聰明錢投資的投資組合經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