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員工股票獎酬背后的兩大看點
相關數字令人震驚。2016年,市值計算前五大科技公司Alphabet(GOOGL)、亞馬遜(AMZN)、蘋果(AAPL)、Facebook(FB)和微軟(MSFT)配給員工的限售股和其他基于股票的薪酬價高達204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了23%,并創下歷史新高。而五年前這一數字僅為60億美元左右。
近年有兩件事使員工斬獲了巨大的股票收益。第一件是個人股票獎酬的價值上升。過去五年,員工數量增加所導致的股票獎勵增長占了整體增長的一半左右。其余部分的增長是人才爭奪戰和員工(特別是企業緊缺的工程技術人員)議價能力提高的產物。
例如,去年Alphabet分給每個員工的股票價值平均達9.3萬美元,比5年前高出53%。盡管蘋果公司的平均股票獎酬較低,約為3.6萬美元,但仍比5年前高出87%。
員工組成結構和整體薪酬理念的差異,造成了企業之間存在部分區別。但是仍然有一些特殊的個例。去年Facebook的股票獎酬平均為18.77萬美元,遙遙領先于其他公司。
基于股票的薪酬大漲的另一個方面是,股價上漲推高了往年獎酬的價值。這些獎酬剛結束限定期并被轉移至員工名下。這給那些多年前幸運地選對公司的員工帶來了意外之財。
根據往年分配的股票獎酬,Alphabet去年轉移至員工名下的股票福利價值高達120億美元。這遠遠超過該公司去年配給員工的67億美元的新的股票獎酬,這也說明了該公司股價漲幅之大。
基于股票的薪酬上漲是一把雙刃劍
對于科技股投資者來說,基于股票的薪酬大漲有利有弊。好消息是,股價上漲意味著,企業用股票作為招聘工具的稀釋效應減小了,因為企業無需增加股票總數就可以給出更有價值的獎酬。去年Facebook分給員工的限售股數量雖然減少了,但因為股價上漲,價值反而增加了三分之一。
同樣,相比于上世紀90年代,如今股票獎酬能更有效地聘用和留住員工。只有在一家公司的股價上漲至高于期權履約價時,期權才有價值。在高度動蕩的網絡股泡沫期間,科技行業員工把期權視為彩票,而不是整體薪酬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如今大多數科技公司給出的限售股至少能保留一部分價值。
壞消息是股東承受的成本在悄悄增加。在谷歌,去年基于股票的薪酬支出相當于利潤的26%,遠高于5年前的17%。Facebook分給員工的股票福利占公司利潤的比重也差不多。至于凈利潤很少的亞馬遜,通過股票獎酬把一半以上的利潤都給了員工。而另一個極端,蘋果的股票獎酬僅占利潤的9%,盡管這個比重仍然是5年前的兩倍。
大多數科技股投資者可能不太關注這種漲幅。多數科技公司在向華爾街報告預估盈利數據時,都會刨去基于股票的薪酬支出。
只要股價繼續上漲,股票獎酬就可能被視為皆大歡喜的良性循環。但外部股東不應該被蒙蔽雙眼:因為他們是為此買單的人。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