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傳言香港金管局近日積極向三大發鈔行"問價",市場解讀為將出招干預匯市,港匯應聲從低位反彈,美元兌港元跌穿7.82水平。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香港金管局增發票據,情況就如各國央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管理流動性,由于港元一直"水浸",靠市場自行調節港美息差,過程會較漫長,因此透過增發票據釋放信號,以便管理匯價及市場息口預期。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估計,短期內港元同業拆息將會全線上升,但升幅可能集中在3個月或以上的拆息,短期拆息的影響較小。
但香港金管局發言人強調,增發票據是為滿足銀行對相關工具的龐大需求,與港匯走勢無關,預計此安排不會對流動資金狀況及利率水平造成重大影響。
香港政府從1983年便開始實施聯系匯率制度和貨幣發行局制度,即美元兌港元元匯率在7.75到7.85之間波動:金管局會在7.75港元對1美元的匯率水平時,從持牌銀行買入美元;當觸及7.85港元的弱方保證時,會賣出美元,從而保證匯價在中心點7.80附近波動。但在今年年初以來美元節節敗退,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港元兌美元卻在單方面貶值,與此同時港股從年初以來單邊上漲。
“關鍵問題還是在于利率。”德國商業銀行中國經濟師周浩表示,傳統意義上而言,香港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其通過輸入美國的貨幣政策來達到匯率與美元掛鉤的目的,因此美聯儲加息周期下,港元匯率理論上也應該隨之上升。
但目前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以3個月的港元HIBOR(同業拆借利率)為例,年初還在1%左右的水平上,而現在已經下跌到了0.8%不到的水平上,而同期的美元3個月LIBOR利率卻從年初的1%上升至目前的1.3%。這樣的一種利差,自然導致了市場拋售港元。
利率無論對股市還是匯市都有重要的影響,此次息口預期的改變,短期內利多了港元,恒生指數卻在周四開盤大跌,跌幅在普遍承壓的亞洲市場中居首。除了受到金管局抽走流動性的打壓之外,朝鮮上周試射導彈后猝然趨緊的地緣局勢,也專線打壓亞洲股市,香港恒生指數亦無法幸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