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消息,據CNBC報道,根據高盛集團的一名分析師作出的預測,在經歷了五個月以來的“碌碌無為”的表現以后,大型銀行股可能已經做好了大幅上漲的準備。
股息和股票回購規(guī)模的大增,再加上監(jiān)管措施回撤可能性上升的前景,意味著大型金融機構的股價可能將會大漲,高盛集團的分析師理查德.拉姆斯登(Richard Ramsde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于去年11月8日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以后,銀行股一度大幅上漲了將近30%,但在今年2月中旬以來則一直都在區(qū)間震蕩。投資者對于這個板塊的投資熱情已經變冷,原因是利率上升的幅度沒能達到市場此前預期,而且特朗普的立法議程已在國會的審批程序中陷入了失速狀態(tài)。在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的交易中,追蹤銀行股的KBW納斯達克銀行指數(KBW Nasdaq Bank Index)累計上漲了近4.5%,表現遜于標普500指數,后者同期上漲10.9%。
但拉姆斯登則認為,市場低估了銀行股能從去監(jiān)管化措施中得到的好處,而這種措施盡管是被推遲了,但仍舊很有可能出臺。他的分析顯示,在特朗普上臺以后銀行股的上漲走勢中,有12%的溢價來自于市場對去監(jiān)管化措施的預期;而根據他的估測,自那時起以來,這一比例則已經下降到了2%。
“基于標普500指數和利率水平的銀行股表現宏觀模型顯示,從銀行股目前的定價來看,其價格幾乎沒有反映出市場有關去監(jiān)管化措施的樂觀情緒。”拉姆斯登在報告中寫道。“鑒于這種溢價如此之小的現實情況,如果去監(jiān)管化措施或企業(yè)稅改革措施取得進一步的進展,那么我們認為銀行股就擁有潛在的上行空間。”
與此同時,股票回購和股息派發(fā)計劃也將為銀行股提供上行動能,尤其是考慮到又一輪的銀行業(yè)“壓力測試”結果良好。美聯儲每年都會對大型銀行進行“壓力測試”,目的是判定這些銀行是否有能力經受住下一次金融危機的考驗,隨后決定是否允許銀行向其股東返還資本。
在最新一輪的“壓力測試”過后,美聯儲批準大型金融機構總體上將股息調高36%,并批準每家銀行可平均回購的股票價值為98億美元。根據高盛集團作出的預測,在未來兩年時間里,大型銀行的股息收益率將達2.8%,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的股息收益率為2.3%。
隨后,目前對銀行股持“低配”立場的共同基金經理人將因此而受到激勵,從而對其投資組合作出調整,屆時他們將會增持金融股。
整體而言,高盛集團預測從現在起到2020年,大市值銀行向股東返還的資本將以19%的速度增長,這將在波動性預計將會上升的市場環(huán)境下為投資者提供“下行支持”。
大型銀行此前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務業(yè)績的表現是相當強勁的,有65%銀行的業(yè)績都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但也有幾家銀行的交易業(yè)務營收出現了滑坡,從而令投資者受到了驚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