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6月20日下午(北京時間21日凌晨),全球最大指數提供商之一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 ( MSCI )將決定是否將中國內地股市納入MSCI指數,后者支持著一些全球最大的 ETF,包括iShares MSCI 新興市場 ETF ( EEM ) 和MSCI ACWI指數 ETF ( ACWI ) 。
這是一個重大的決定 : 指數現在統治著這個世界。MSCI有超過10萬億美元的活躍和被動資產以該指數為基準,其中新興市場資產就占2萬億美元。香港股市已被納入,如果再將中國內地股市包括在內,將使中國股市在新興市場指數中所占權重從現在的約26%升至40%以上。
A股被納入MSCI并非預料中事。該指數已連續三年將A股拒之門外,盡管其競爭對手富時指數 ( 由倫敦證券交易所擁有 ) 已將A股納入。
主要問題包括太多的停牌和對配額的擔憂,特別是擔心中國當局是否會對投資或撤資施加限制。
但是,將A股納入 MSCI 的呼聲正越來越高。主要的論點是中國大陸市場的規模 : 滬深兩地股市合并市值超過6萬億美元,相當于整個全球股市的10%左右 ( 美股市值約為28萬億美元 ) 。將占全球股票市值10%的市場排除在外是不合理的。目前,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 (MSCI All-Country World Index ) 給中國的權重約為3%,而中國的實際權重接近17%。
中國當局已經解決了前幾年提出的一些問題。例如,出臺了新規定,以限制中國企業能夠暫停交易的具體情況和時間,這是去年的一個主要問題,在 2016年初的股市下跌中,有數百家公司暫停交易,并長期停牌。
中國還推出了 “ 滬港通 ” 和 “ 深港通 ”,將內地與香港的交易所連接在一起,使投資者可以利用當地券商和清算所在對方的市場上交易股票。這種交易機制實行每日配額制度,每個交易所每天只有略多于20億美元的資金可以進出。
這些變化可能足以使A股通過。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已表態,支持今年將A股納入MSCI。
部分原因可能是戰略上的。貝萊德的競爭對手先鋒集團(Vanguard)使用了 MSCI 的競爭對手富時 ( FTSE ) 提供的指數,該指數已經包括A股。這需要一段時間,但世界正越來越認同我們的觀點——中國最終將自成一種資產類別,投資者需要中國。
如果全面納入,中國在MSCI明晟新興市場的權重將從26%上升到約43%,增幅約為17個百分點。2萬億美元的17%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這就是為什么需要幾年的時間來權衡是否將A股納入。MSCI 明晟正在使用自己的指數——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這是一個市值加權指數,由446只滬深上市股票組成。為避免出現瘋狂搶購,最初被納入的將只有169只股票,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逐漸擴展到包括其他股票。
這對投資者意味著,如果你通過ETF持有國際指數,那么未來幾年你將有機會持有更多中國股票。
(原標題:將A股納入MSCI 一個6萬億美元的決定)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