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2014-2015年,美股市場上生物科技類企業的IPO活動持續火爆,僅2014年全年就有71宗生物科技IPO,占當年美股全部IPO數量的四分之一。然而去年,在美國大選不確定性的沖擊下,整個美股醫療保健板塊只有42宗IPO,其中生物科技類有36宗,創2012年以來最低,總籌資規模尚不及2014年或2015年高峰期的三分之一。
今年第一季度生物科技類IPO延續了去年的低迷表現,但4月底以來呈現回暖跡象。第二季度迄今美股已有5宗生物科技企業IPO,總籌資額近7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生物科技IPO的平均籌資規模較高。5月初上市的BioHaven醫藥控股籌資1.7億美元,成為2016年以來第二大生物醫藥IPO;Jounce診療籌資1.17億美元;Tocagen籌資9800萬美元;研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癥抗體的Argenx上周上市,籌資1億美元;研發癌癥新療法的臨床階段生物技術開發商G1診療籌資1.05億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平均籌資規模較高是一個好現象,生物科技行業中有大量初創公司尋求通過上市為研發活動籌資,籌資規模高意味著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上升。
與此同時,生物科技企業IPO后的股價表現也普遍向好。Tocagen上市首日上漲46%;Biohaven和UroGen上市首日漲幅都超過30%;Argenx上市首日股價漲幅達到35%;上周上市的G1診療IPO首日股價持平,但上周累計上漲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