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報》(The Star)周一(6月12日)撰文稱,美國的星條旗上可能要再加一顆星了,位于加勒比海地區的波多黎各周日就是否成為美國第51個州舉行全民公投。
不過分析人士對此卻極其冷淡,因為沒有人看好波多黎各能夠真正的加入到美國。報道援引分析師的觀點稱,盡管贊成建州的一方占據壓倒性優勢,但是過低的投票率或將打亂支持者的如意算盤。
此外,該分析人士還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曾表示,不會對波多黎各進行經濟援助,所以說(公投)可謂是艱難險阻。
據悉,波多黎各原是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戰爭結束后,波多黎各被割讓給美國。目前,波多黎各擁有美國聯邦領土地位,享有內部自治權,自行選舉總督和立法機構。雖然擁有美國公民身份,但波多黎各居民不參與美國總統普選,但有權選舉一名無表決權的美國眾議院專員。
上世紀60年代以來,就與美國的地位關系,波多黎各舉行了4次全民公決。前三次公決中,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方案都被否決。2012年第四次公決中,雖然超過半數的投票贊成“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但是三分之一以上選民未作決定,因而這一結果的合法性受到質疑。本周日(6月11日)進行的公投遭遇了同樣的尷尬處境,盡管97%的選票傾向于建州,但投票率僅有23%,公投的合法性和約束力均遭到質疑。即使波多黎各最終決定建州,這一請求也有待美國國會通過。
經濟落后難“轉正”
分析人士指出,經濟落后,債務繁多是美國不愿意接手的主要原因。作為自治州,波多黎各獲得美聯邦撥款和支援較少,傾向于建州的支持者寄希望于并入美國后能夠獲得更多的聯邦資金支持,幫助波多黎各經濟擺脫危機。
據介紹,這座島嶼陷入經濟衰退已有十年時間,目前失業率高達11.5%。人口350萬的波多黎各此前已經數度陷入債務危機,今年5月,身背730億美元債務的波多黎各申請破產保護,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破產事件。
而在本次公決中,波多黎各人有三個選項:成為美國第51個州;維持現狀;與美國實行自由聯系下的內部自治或獨立。
據彭博社此前報道,美國政府4月拒絕批準本次公決計劃,理由之一是波多黎各當局當時的公決方案中沒有提供“維持現狀”的選項。美聯社援引美國司法部一名發言人的話報道,司法部尚未審議波多黎各方面提交的新方案,已經要求對方推遲公決,但是遭到拒絕。
而且,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在競選期間就曾明確,不會“救援”波多黎各,在當選后特朗普也曾多次重申這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