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初,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引發股市崩盤。2008年,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掀起了全球金融風暴。下一輪危機的導火索又會是什么?
美聯儲主席耶倫上個月稱,她預計在“我們有生之年”不會再發生金融危機。然而,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有時美聯儲措辭最讓人放心的時候,也是投資者最該擔憂的時候。
分析師John Mauldin認為,現在是時候評估投資組合,為任何形式的黑天鵝事件做準備了。
在他看來,消費必需品類股、黃金和現金這三種資產將是抵御下一輪金融危機的明智選擇。
消費必需品類股
下表為互聯網泡沫破裂及2008年金融危機時,標普500各板塊從頂峰到谷底的變動幅度。從中可以看出,消費必需品類股表現都是最好的。無論經濟有多糟糕,人們的生活總是要繼續過下去。
買入消費必需品類股并不能讓你避免從股災中蒙受損失,但是,若以史為鑒,這類股票的表現應該會比其他股票更好。
黃金
黃金將是對沖危機的不二之選。互聯網泡沫破裂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時,黃金均錄得上漲。2001年標普500指數暴跌22%,黃金則大漲25%。
本世紀初以來,黃金一直是一種安全且有利可圖的資產——連續12年上漲的佳績,承受兩次金融危機的沖擊,加之這些年來有八年跑贏標普500指數。
現金
與建議相比,這更像是一種提醒。貪婪和預期回報總是占據人們的常識。特別是在每種資產都在賺錢的時候——或者說,每種資產都存在泡沫的時候。
距離標普500指數上一輪修正已有一年多時間。今年上半年標普500市值飆升29%,5大科技巨頭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和Alphabet)的貢獻率達到23%。
美聯儲政策對重振經濟沒有任何幫助,股市上漲是受刺激政策推動,而非因為基本面。這種漲勢不會持久。
如果你持有的股票已經錄得大幅上漲,尤其是FAANG這些股票,那么,是時候將它們兌換成現金了。切莫讓“害怕錯過”的情緒主導你的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