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他一些產油國將于本周一(7月24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召開技術小組會議,審視過去半年多以來聯合減產的成敗得失,并考慮下一步的動向……然而,之前半年間,坦白來說,OPEC的減產戰略是總體失敗的,因為全球油市的供需失衡狀況并沒有因為這些產油國削減了每天180萬桶的產量而明顯緩和,這是因為受到了來自美國頁巖油的競爭壓力。
好在,至少眼下的情況似乎可以讓一直提心吊膽的OPEC暫時松口氣了。因為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美國本年度的原油產量增幅可能遠不及美國政府此前的預估,這意味著OPEC減產所空出的部分市場份額尚不會立刻就被搶占殆盡。這造成這一狀況的根源,則在于美國石油生產商在進一步擴大業務的過程中,遭遇了人力和設備資源不足的危機。
誠然,技術進步所推動的成本下降,以及廉價信貸資金的持續供給,仍使得頁巖油開發商有繼續擴大產能的欲望。但是石油服務公司斯倫貝謝前CEO所開設的行業研究機構Kayrros則指出,美國石油產能的增速將在下半年因為種種“非市場因素”的影響而放緩,這或許會對全球油價也有提振作用。
由于美國失業率在今年上半年降至了10多年最低水平,因而,辛苦、危險而骯臟的石油相關工種對于社會勞動力的吸引力就顯著下降,即使鉆井公司愿意出高薪,也很難招募到足夠合適的開采工人,于此同時,鉆井數量的增長也令鉆井設備供不應求,哈利伯頓及斯倫貝謝這樣的石油服務公司趁機漫天要價,這都限制了行業利潤率水平,并令產業活動擴張速度放緩。
而最能反映鉆井活動能力達到飽和的狀況,就是已開鉆但是未完工投產的油井數量持續增加,從去年12月的4944口增加到今年6月的6031口。而Kayross研究所認為,這一數量在今年下半年還將繼續增加,而鉆井周期的延長也意味著原油產能的短期增長潛力會受到限制。所以,該機構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17年10月點,美國除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外48州的石油產量相比2016年底增幅將僅為每日56萬桶,遠低于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所預計的90萬桶/日。這因而也不足以填補上OPEC減產180萬桶/日所留下的供給缺口。
分析師因而指出,頁巖油行業沒法一口吃成胖子,之前的投入需要時間來消化才能化作未來的產能。盡管本輪頁巖油行業復蘇周期至今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但這還不足以令所有潛在中的產能立刻就位。鑒于2017年上半年的鉆井數量已經從2016年下半年的2168口翻倍到了4433口,這意味著鉆井產能緊張狀況已經成為了制約油氣行業繼續擴張的瓶頸。
然而,這也意味著假以時日,美國未來的石油產能潛力依舊巨大,所以,OPEC當前也只能是暫時喘歇。分析師預計,如果當前所有開鉆中的美國油井全數投產,美國石油日產能將達到驚人的1400萬桶,幸而,這些油井在短期內并不會同時投產。而更加耐人尋味的消息是,在設備資源緊張,疊加上盛夏酷暑天氣下人力資源不足的狀況,令鉆井數量在此前已經再度連續兩周下降,這對于油價在短期將有支撐作用。
但無論如何,美國頁巖油產業繼續蓬勃發展的總體勢頭未變,而隨著上游配套產業產能的追隨跟進,到2018年上半年,鉆井產能瓶頸就將有望化解。而這一時間節點卻也恰恰和OPEC減產協議到期相重合。這意味著OPEC即使在年內受到的外部競爭壓力有所緩解,未來也終究難逃此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