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朋友圈把卡塔爾拉黑的事件令市場炸開了鍋,而接下來本周要發生的幾大風險事件,也令市場感到“黑天鵝”隨時將要光臨金融市場。也正因為如此,目前市場大舉押注黃金避險需求,支持黃金劍指1300關口。

上周五發布的美國5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美國的整體失業率進一步下滑至4.3%,這一自2001以來的16年低位,似乎當前的就業市場狀況已經高度符合美聯儲所預設的“就業最大化”目標,似乎美聯儲6月加息也已經鐵板釘釘。
然而,在失業率持續走低的同時,美國的勞動參與率卻也進一步下降,詳細的數據顯示,在今年5月全美就業人口僅新增了13.8萬人,增幅不及預期,但與此同時,總就業參與人口卻減少了42.9萬,因而,后者才是推動失業率下降的主因,而這對于整體經濟前景而言,顯然并不是一個特別樂觀的消息。
經濟專家可以把勞動參與率下降歸結為“嬰兒潮”世代進入退休高峰,人口老齡化加劇的結果,但是事實數據并不支持這一結論,與不斷增加的非農就業人數,和不斷下降的失業率相對的狀況是,美國所有16-64歲的就業年齡段人口中,目前有將近1.02億人沒有全職工作,這比2009年2月經濟危機最高峰時的9260萬人還多出了近1000萬,盡管在此期間,官方統計的失業率數據下降了一半還多。
因此,兩項數據之間的巨大出入,已經令市場分析人士產生了巨大的質疑,甚至大家開始懷疑就業數據的真實性。
專家指出,如果把兼職就業和就業不充足,以及那些被勞工統計局劃入無就業意愿,但實際上有就業潛力的人口全部計入,那么實際失業率就會比官方數字翻上五倍,達到驚人的22%。其實,明眼人應該早就能看出,美國的失業率下降速度和就業增速不成正比,5月增加的13.8萬個就業崗位尚不足以吸收新增勞動力人口,但失業率卻反而下降了。
然而,更驚人的事實卻是,新增的就業崗位數量中有著巨大的水分,如果扣除了兼職非正規就業的影響,事實上全職就業崗位數量反而減少了36.7萬個,這一狀況時驚人的。這意味著美國在5月增加了驚人的50萬個兼職就業崗位。
雖然,有專家繪對此辯解稱,兼職就業、靈活就業是新經濟模式下的就業新趨勢,但實際上卻是有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找到全職工作,從而被迫靠“靈活就業”來糊口而已。
此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遲遲未能廢除的“奧巴馬醫保”所帶來的額外巨額用工成本,使得企業不敢也不愿與勞動者訂立全職合同。這只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則是勞工部在統計過程中做了手腳,把一部分長期失業者從“失業人口”這個籃子里拎出來,再貼上“非勞動力人口”這個標簽扔進另一個籃子里,這樣一來,官方失業率數據顯然就縮水了,但沒有工作的那部分人口的處境,卻不會因為這個數字游戲就發生明顯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