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前不久,美國《華爾街日報》剛剛曝出一條華為的消息:美國政府正在展開一項行動,他們將以國家安全為由,試圖聯手盟國封殺、棄用來自華為的產品。參與這項行動的盟國包括德國、意大利、日本等等。為了在某些國家縮小華為的優勢,美國正在考慮通過多種方式增加從不同美國政府機構來源提供的撥款,對購買和使用非中國生產的設備進行補貼,以此來打壓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
美國政府的理由是,華為對美國來說太不安全了。
美國政府已經向國家安全官員以及各國大使館分發多份簡報,試圖說明華為的潛在威脅,但事實上在電信設備領域,目前華為的市場份額約為22%,是當之無愧的全球一哥。其實這么多年以來,華為在美國市場上一直就是阻力重重。
2003年1月24日,思科在美國德州對華為的軟件和專利侵權提起訴訟,華為最后在未認錯的情況下被迫讓步,提出和解,并同意停止銷售路由器。
2010年12月8日,當時的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對媒體承認,他曾向美國第三大移動運營商Sprint Nextel首席執行官致電,希望該公司對華為參與競標的總額50億美元的網絡設備升級采購區別對待,致使本來極有希望贏下大單的華為含恨出局。
2012年,美國國會在報告中稱,華為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2018年1月,華為本來計劃在CES2018大展上宣布與美國運營商AT&T達成協議,正式在美國銷售華為Mate 10 Pro手機,然而在發布會前一天,AT&T臨時取消了這個合作。隨后另一美國運營商Verizon,曝出也被迫放棄了銷售華為手機的計劃。當時彭博社爆料稱,這些變數都是美國政府在背后施壓。
3
結語
據目前媒體曝出的信息看,孟晚舟于12月1日已經遭加拿大方面逮捕,只是信息今天剛剛公布出來而已。美國方面多年以來就對華為采取各種限制和打壓,今年更是早有跡象和布局,這個事件只是爆發的方式和時間節點讓人有些意外,而美國打壓和封鎖華為的趨勢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在上半年發生的類似事件中,中美間還在相互試探,而此時美國要對孟曉舟進行聽證會,事件的形勢顯然是升級了,這很可能是美方在為正與中國進行中的貿易談判做準備。中美90天談判中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貿易,里面還有太多關于未來中美技術領域的PK,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代表的華為這次首當其沖了。
12月1日正是阿根廷會議召開的日子,選在這個時間點下手,其中用意就有些叵測了:一方面談著,給出了90天的緩沖期;一方面又對華為下了狠手。這樣一來,原本剛剛有所緩和的談判形勢頓時又緊張了起來。從安排超級鷹派萊特希澤負責中美貿易談判,到12月1日讓加拿大出手逮捕孟晚舟,情勢已非常清楚,美國人一直都是鐵幕思維,他們想調動全局力量,綿里藏針,步步升級,用鐵幕封鎖中國科技、貿易和經濟,而華為孟晚舟事件只是一個小規模的縮影,它幾乎不可能是一個終點。美國通過加拿大對中國下這樣的手段,這件事應當引起中國人的高度警醒。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理解西方這種利益文化,放棄所有不切實際的中庸幻想,放棄過往只是少數上層精英與美國人對話就能解決事情的認知。此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新加坡演講中感嘆“中美關系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現在回想起來,這位老人心中大概也是感慨萬千吧。
這個戊戌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這一年中發生的許多事件都在改寫未來。即將到來的2019年注定也將是顛簸曲折的,但是越是在這樣風雨如晦的時刻,中國人更要同仇敵愾,眾志成城。
想了解更多資訊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