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高增長,但競爭也激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國內職業教育的總收入從2013年的545億上升到了2017年的98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6%。同時,該機構預計到2022年,國內職業教育的總收入將增至1930億元,即2017年至2022年的復合增速將達到14.3%。
競爭格局上,根據公司招股書披露,2017年前五大市場參與者占職業教育市場總額的9.8%,而前三大市場參與者占公務員考試培訓市場總額的38.3%。截至2017年,公司在中國整個職業教育以及公務員培訓市場的份額分別達到了2.3%和12.7%。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中公教育在今年5月披露將作價185億在A股借殼上市。中公教育成立于1999年,目前在全國11個省市自治區擁有619個直營分支機構,其在2017年的招生人次達到了146.6萬,當年實現營收40.29億。同時,中公教育承諾2018年-2020年的利潤為9.3億、13億以及16.5億。由下圖可以看到,中公教育目前的營收和培訓人次明顯高于華圖。
聆訊資料集援引的數據顯示,國內2017年教師資格考試培訓、公務員招錄培訓以及事業單位招錄培訓的市場空間分別達到了157億、99億以及108億。從華圖招生人數上可以看到,公司的公務員培訓占比最大,教師培訓以及事業單位培訓次之,三者分別占了2018年上半年總招生人數的52.48%、25.08%以及17.49%。
行業的另一個趨勢是隨著考試錄取率下降,競爭更加激烈,公司收費更高的協議班占比提升明顯。公司把培訓的班次分為普通版和協議班,普通版收費較低,但不保證通過,而協議班費用高,但如果考生沒有通過考試,則公司會退還部分款項。因此,很多對錄取信心不足的考生會更傾向于選擇協議班。
另一個選擇協議班的原因則是協議班的通過率也明顯高于平均水平。根據公司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報名公司協議班的考生在公務員考試中的筆試和面試通過率分別為14.4%以及40.7%,明顯高于該考試的平均通過率8.6%以及33%。
聆訊資料集提供的數據顯示,隨著報考人數的增加,公務員考試的通過率在最近幾年明顯降低。以地方公務員考試為例,其整體通過率已經從2014年時的9.2%下降到了2017年時的3.3%,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表現在財務指標上,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公司來自面授培訓的收入中,協議班產生的收入占比由2017年上半年的35.6%上升到了2018年上半年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