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聯結上海和香港股市的“滬港通”交易機制三年前推出,擴大了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受到嚴格限制的股市的渠道,但總體而言,進入中國股市的外國資本并沒有像一些人士預期的那樣激增。
相反,交易所數據顯示,“滬港通”導致更多中國內地資金注入香港股市,幫助推高了從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 簡稱﹕騰訊)到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0005.HK, 簡稱﹕匯豐控股)一眾公司的股價。
“滬港通”于2014年11月推出,令許多國際投資者首次可以交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同時中國內地投資者也可以通過該機制交易香港上市的股票。
然而最初的熱情很快褪色。2015年夏季和2016年初的中國股市大跌令許多股票光芒頓失,外國投資者也小心提防投資風險。“滬股通”和“港股通”的每日交易額度都很少用完。
不過“滬港通”帶來了其他好處。指數供應商MSCI明晟(MSCI Inc.)今年早些時候宣布,將開始在部分全球基準指數中納入中國國內股票,許多交易所交易基金都跟蹤這些指數。
從2018年5月起,采用MSCI指數(包括1.6萬億美元資產追蹤的旗艦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作衡量指標的基金將不得不持有一些中國國內股票,否則將面臨回報背離其基準的風險。預計這將增加外國投資者對MSCI指數新晉股票的持有量。
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BOCO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mpany)研究部負責人洪灝稱,如果沒有“滬港通”,A股納入MSCI指數是不可能的。
“滬港通”運行期間,希望在海外交易的內地投資者交易活動不斷增長。據Wind資訊(Wind Information),截至周四,內地投資者對香港股市累計凈投資864億美元,幾乎是全球投資者A股凈買入額508億美元的兩倍,后者還包括通過“深港通”買入的A股。
據香港證券交易所,今年以來內地投資者港股交易量日均水平約占港股總交易量的7.2%。他們大舉買入一些公司的股票,比如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0005.HK, 簡稱﹕匯豐控股)。內地投資者持有匯豐控股近5%的股票,總額約98億美元。
香港交易所首席執行長李小加(Charles Li)最近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滬港通”是成功的,以最小的制度成本為內地資本市場取得了最大效果的開放。
更多香港股市詳情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港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