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恒指近來表現,基金行業人士指出,基本面改善和南下資金的持續流入成為提振港股的重要因素。同時,港股估值優勢仍較明顯,四季度表現值得期待。
恒生前海基金股票投資部副總經理石琳表示,基本面改善成為港股上漲最強支撐點。“中國宏觀經濟整體向好,企業盈利改善明顯,為港股提供了基本面支撐。”目前香港市場上,內地企業的數量占比約50%,市值占比約60%,交易額占比約70%。“年初至今,宏觀經濟數據一直超預期表現,市場上對于內地GDP的增速的預期從2016年最低時期的6.2%,修復到目前的6.7%,推動了恒生指數進一步上行。”
石琳同時指出,除了企業基本面良好,南下資金的持續流入,推動港股進一步價值重估。數據顯示,內地南下資金占港交所交易額的比例已經從2006/2007年度的8%上升至約20%的水平。目前港股通持股市值總額6900億港幣,占港股通標的總市值的2.5%。“港股通目前交易量占香港主板股票交易量約11%-12%,加上原有的內地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內地資金在香港市場的參與度超過了20%。”
海外資金方面,石琳指出,隨著工業企業持續降杠桿,利潤增長提速,銀行資產整體質量改善,海外機構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降低;中美利差反轉,宏觀經濟企穩,以及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溫和升值,使得國際機構對中國資產重拾信心,也帶動了港股市場的提振。
石琳表示,雖然港股整體表現優異,但港股估值優勢仍較明顯,并不“貴”。她對比A、H股指出,截至目前,AH溢價指數超130%。從長期投資價值看來,2016年香港市場股息率為4%,明顯高于A股市場的1.3%。她同時表示,港股整體水平仍然處于歷史均值附近,四季度表現仍然值得期待。 投資者或可以關注“新經濟”TMT,如互聯網企業、手機產業鏈、半導體芯片人工智能、云計算領域領軍企業,全球化的中國制造企業,以及消費升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