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收盤,AH股溢價率最高的三只券商股分別是中原證券(601375)、中國銀河(601881)和東方證券(600958),分別為212.47%、156.27%和133.41%
昨日午后,券商板塊再次大漲,29只上市券商股全線飄紅。而次新股板塊此前一直都比較活躍,兩相疊加,近日次新券商股的股價漲幅領先于絕大多數股票。
然而,近期在香港上市的券商股卻表現平平,漲幅遠不及A股上市券商。受此影響,9只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券商股的AH股溢價率也將重排座次。目前,中原證券仍為AH股溢價率最高的券商,但溢價率創出新高,而中國銀河則超越東方證券,以156.27%的AH股溢價率位列第二。
次新券商股
近期漲幅最大
昨日,券商股再次集體上漲,漲幅居前的是招商證券(600999)和廣發證券(000776)兩只“A+H”券商股。不過,如果以8月底券商板塊第一次異動算起,期間累計漲幅最高的還是浙商證券(601878)、中國銀河等次新券商股。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8月25日至今,29家上市券商中漲幅超過10%的有浙商證券、中國銀河、華泰證券(601688)、華安證券(600909)、廣發證券、興業證券(601377)、東方證券、中原證券和招商證券。而漲幅小于5%的只有方正證券(601901)、申萬宏源(000166)、海通證券(600837)、東興證券(601198)、國信證券(002736)、國海證券(000750)、西部證券(002673)和第一創業(002797)這8家公司。
從漲幅來看,上漲最多的4只券商股分別是浙商證券,中國銀河、招商證券和華安證券,漲幅分別達到25.07%、21.00%、17.55%和14.39%。上述4只股票中除招商證券外,其余3只股票共同的特點是都是2016年12月份之后上市的次新股。其中華安證券上市最早,為2016年12月6日上市,中國銀河和浙商證券分別于2017年1月23日和2017年6月26日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次新券商股中第一創業的在此區間的漲幅不高,但在今年7月27日到8月3日的6個交易日中,該股已經走過一波獨立行情,區間漲幅高達32.66%。此后第一創業在8月7日宣布,因第一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正在籌劃資產重組事宜而停牌。雖然最終此次資產重組事宜終止,但第一創業在8月28日復牌當天仍然以漲停價收盤。如果以7月27日為起點,截至昨日收盤,第一創業的累計漲幅高達31.71%,而浙商證券、中國銀河和華安證券在此區間的累計漲幅則分別為42.10%、26.20%和16.56%。
除了這29只券商股外,近期國盛金控(002670)的漲幅也遠高于其他券商股,昨日盤中更是創出其近期股價的新高。8月25日以來,國盛金控的漲幅高達51.79%。有分析指出,國盛金控是去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而實現曲線上市的國盛證券的母公司,也可以看成是近期受益于次新板塊和券商板塊的雙重利好,所以漲幅較高。
中原證券
AH股溢價率創新高
受次新券商股近期股價上漲的影響,9只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券商股的AH股溢價率也將重排座次。與華泰證券、廣發證券等券商先在A股上市,再申請H上市不同的是,中國銀河和中原證券分別于2013年和2014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因此,中原證券和中國銀河在A股上市后成為第8家和第9家“A+H”券商股。
然而,中原證券和中國銀河先H股上市,再登陸A股市場。由于港股估值偏低,而A股素有“新股不敗”的神話,中原證券和中國銀河A股上市后其AH股溢價率就迅速超越其他幾家“A+H”券商股。而在近期次新券商股大漲之后,其AH股溢價率更是創下新高。
昨日,中原證券H股中州證券收于3.12港元/股,如果以昨日匯率計算,約等于2.61元/股。而中原證券昨日的收盤價為9.62元/股,以此計算,截至昨日收盤,中原證券AH股價格比達到3.65,AH股溢價率高達212.47%,刷新了中原證券自己保持的最高紀錄。而中國銀河也不甘示弱,在昨日A股股價上漲后,AH股溢價率已經達到156.27%,超越東方證券,成為AH股溢價率第二高的券商股。此外,東方證券以133.41%的AH股溢價率排在第三位。
事實上,AH股溢價是常態,同時在兩地上市的公司中,A股相對于H折價的僅有5只,絕大部分公司的A股較H股都有所溢價。具體到9只“A+H”券商股而言,A股相對于H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溢價。據同花順(300033)iFinD統計數據顯示,以昨日收盤價計算,中信證券(600030)A股相對于H股溢價率最低,為22.45%,海通證券其次,為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