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供股、合股的公司,在港股市場上一直都被冠上“老千股”的標簽,眾多投資者對此深惡痛絕。
但因上市的準則存在,“老千股”這一現象一直活躍在港股市場上。實際上,就像貓抓老鼠的游戲,老鼠能否躲得過貓的逮捕,看他們學習曲線的效率,而聯交所及證監會近來的學習曲線效率貌似已經超越老千股了,玩弄財計賺錢手法未來或將越來越渺茫。
今年以來,監管層對“出千”行為的治理,下手越來越重。
回想今年6月5日,隆成金融(01225)發布內幕消息公告,稱證監會認為該公司于2015年8月17日宣布之公開發售之通函包括重大失實、不完整及錯誤引導資料,根據證券市場上市規則第8(1)條發出指令該公司暫停買賣交易。截至目前,隆成金融仍處在停牌中。
而最近的一起案例是,2017年9月4日,中國農產品(000061,股吧)交易(00149)發布公告,稱聯交所根據上市規則第2A.06條不就該公司的供股及票據發行發出上市批準,原因是該公司的供股及票據發行不符合上市規則第2.03(5)條。聯交所認為,中國農產品交易供股及票據發行大幅攤薄不參與股東的利益,且該公司未能證明已經經歷尋找最優的集資框架。
供股被否決,不妨將其看成一個重要信號:“出千”手段愈發受到管制,未來香港二級市場的環境將更加具有吸引力。
圖片來源:中國農產品交易公告
上述兩個案例中,一個是清舊賬,一個是嚴控供股發行閥門,出口之門及入口之門均被監管層堵死,令“老千股”們無地遁形。不過奇怪的是,中國農產品交易供股被拒,但其股價當日漲幅卻達23.53%,成交量3192.81萬港元,換手率達12.69%。更奇怪的還在后面,不妨來揭開中國農產品交易的面紗。
不參與供股?你的權益將被稀釋掉87.6%
上文已經講到聯交所判定中國農產品交易的供股及票據發行不符合2.03(5)條,智通財經APP登陸香港證監會官網,通過港交所上市決策文件了解到,針對于主板發行人,不符合市規則第2.03、2A.03及7.19(6)條,上市公司提出的供股建議高度攤薄效應及損害不參與股東的權益,聯交所拒絕該供股建議給予上市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