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預期,在香港證監會頻頻出手下,加上市場資金重新關注,殼股股價表現開始強硬。上次推介的汛和集團(1591)便由0.094元水平曾升至0.102元,升幅達8.51%,反映殼股的重估價值升浪正在進行,投資者亦可留意另一隻工業殼股桐成控股(1611)。
桐成雖然是1.3元的「蚊股」(股價超1元的股份),但其市價實際上僅得3.9億元,與「毫子股」(股價在1元以下、1角以上的股份)汛和的市值3.92億元相若。惟投資者常因每股作價而誤解,以為桐成爆發力會不如汛和,實際上兩股爆發力會相若。
由于中港工業不斷整合,中小型的工業企業正在快速減少,所以在港上市的工業殻已是市場上的滄海遺珠。據我經驗,這類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由于不懂財技智識,甚至缺乏金融概念,再加上他們本來做實業每年的純利,就只有幾千萬元。接近7億元的殼價,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吸引的。
值得留意的是,于2016年11月21日上市的桐成控股,就于今年11月21日就上市滿一年。根據《上市規則》,桐成在上市滿一年后起,大股東就有權利正式簽約易手,屆時就能夠股份的潛在價值,包括殼價及資產從股價上反映出來。
事實上,如果從桐成控股的資產及殼價入手,便會發現桐成是有成為另一隻倍升股的潛質。于截至今年3月底,桐成資產淨值(NAV)達1.17億元,即每股NAV有0.39元,再加上來自殼價的潛在溢價7億元,其合理價達每股2.72元,潛在升幅有1.09倍。
回看近期市況,由于大部分公司的業績都比預期中好,使不少投資者相信,環球經濟確實在好轉。既然如此,作為工業股的桐成控股就更加不容各位錯過。
另外,最近一套談輪香港金融圈內幕的電影《私人會所》上映,其為家夢控股(8101)有意投資,我看完電影后認為無論是電影還是這隻股份都值得留意,在此就不作劇透,等讀者們入場感受吧。
值得一提的是,由吳京執導的《戰狼II》最近打開了內地同胞的電影胃口,國內票房勁收55億人民幣,亦都令到投資者的北京文化在7月27日起,連續2日漲停,股價累積出現超過三成的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