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醞釀了10個月的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終于出爐,相比之前電信以子公司的形式“試點”引入民資,這也是通信業第一次集團級核心業務改革。盡管兩小時后混改方案重新撤下,但昨天早上中國聯通再度公告表示,僅是“流程和技術層面的問題,其中有些預案的文字表述還有待確認”。預計中國聯通下周一復牌,混改方案大局已定。
從最新混改公告看,新引入的資本多達14家企業,覆蓋互聯網巨頭、垂直領域、金融及基金等領域,如何在未來業務層面平衡股東關系成為焦點。涉及混改的上市公司蘇寧云商、用友網絡、網宿科技、宜通世紀昨天早上均停牌。而中國中車則公告澄清“并沒有參與收購”;中國人壽則公告稱“相關事項所涉及的對外投資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7 .15%,未達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應當披露標準”,所以昨天未停牌。
都是股東,利益怎么分?
目前,聯通董事會由董事長王曉初,3名執行董事陸益民、李福申、邵廣祿及三名獨立董事組成。據王曉初在昨天混改核心問答中提及,混改完成后,董事會以6-4-5分配:“6是國有,4是民營企業,5是獨立董事。”
騰訊、百度、阿里、京東四家占股比例分別為5.21%、3.31%、2.05%、2.36%,是民營資本中占股比例最高的四家,很可能在董事會中四家各占一席,但股東之間有各種業務的沖突,這就涉及股東之間的協調關系。
之前有傳言華為也會參與聯通混改,但通信專家項立剛則認為,這不是華為風格:“華為對戰略邊界很清晰,如果投資聯通,它與電信移動等其他客戶關系就變得微妙。”華為作為聯通的上游供應商以“不參與”避開了這種“站隊”嫌疑,而互聯網廠商作為聯通的下游,入股聯通后,這種“站隊”的尷尬就落到聯通頭上。
“這次混改涉及的企業太多,如何協調股東之間利益可能是接下來的難點”,通信專家付亮告訴南都記者,比如說支付更傾斜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電商銷售更傾向京東、天貓還是蘇寧。“并不是所有企業方投資都會成功,但入股聯通起碼獲得一個展示機會。”
當然這也要看各家企業的實力來傾斜。從去年底開始,聯通跟B A T J都合作流量定制卡,而騰訊王卡與阿里寶卡引流最強,貢獻了全集團新增用戶的70%,聯通也分別成立了電子商務運營中心與之對接,方便結算。反過來,沒有入股的企業可能就轉向跟其他運營商深度合作。比如今年小米、優酷則跟電信分別推出類似“騰訊王卡”的米粉卡與酷視卡。
聯通做好自己業務就夠了
從去年開始,B A T已經與聯通簽訂業務上的戰略合作。其中,阿里和聯通合作的關鍵詞是互聯網+、大數據、基礎電信服務以及移動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百度則是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通信基礎業務;騰訊關鍵詞是基礎通信服務、互聯網+.
這次混改聯通提到與B A T J的合作領域包括:“零售體系,渠道觸點,內容聚合,家庭互聯網,支付金融,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而與其他垂直行業公司的合作則圍繞“物聯網、C D N、系統集成方面合作”,各家企業也在南都記者采訪中提到自己的“差異化”。
京東強調新零售:“京東有豐富的產品品類、強大的物流和技術能力,而聯通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線下渠道,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在營銷、物流、技術和金融等業務上開展全方位合作。”百度則強調人工智能:“越來越多的終端和設備接入網絡,實現人與機器的自然對話和智能交互,自動駕駛汽車也將是新的數據平臺,這些都將為電信運營商的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此外,“百度還將開放智能客服、人臉識別、語音交互等A I前沿技術,提供線上線下的產品和渠道資源,幫助聯通提升用戶體驗、完善智慧家庭等業務”。
至于聯通本身,其提到780億元的投資方向主要是4G優化、5G建設以及創新業務,但通信專家項立剛則認為,聯通沒必要在視頻、支付等“創新業務”跟股東們競爭。“其實聯通做好自己的管道業務就夠了,運營商最強的是網絡、創收跟服務能力,這才能與互聯網廠商形成互補。比如視頻就幫互聯網廠商提供創收渠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