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市場方面,上周美股大幅收低,雖然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及企業財報整體正面,但由于地緣風險升溫,市場恐慌情緒較濃,三大指數均出現高位跳水。內地A股過去一周亦向下,滬指已退守3200點附近。最新中國7月進出口數據稍不及預期,通脹水平亦有所回落,疊加地緣風險,此前較強勢的周期股全線走低。
港股上周后半段明顯破位,主要受外圍地緣風險突襲,港股通資金同步呈現凈流出,近幾日以中資保險股流出資金較多。大藍籌騰訊股價上周雖回吐,但全周仍有超過20億元南下資金流入,或看好其中期業績。當前市場資金仍聚焦權重股財報表現,九龍倉、港交所及中移動上周均公布了中期業績,但股價走勢分化,反映當前資金分歧較大。市場交投方面,近期港股成交明顯放大,后半周沽壓陡升,至上周五成交超1300億港元。衍生市場方面,認股證單日成交最多曾超180億港元,牛熊證亦接近80億港元水平,十分活躍。
恒指牛熊證資金流方面,上周一至周四恒指牛證出現約608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而熊證則獲得約1890萬港元凈流入資金,反映不少資金套現牛證避險。街貨分布方面,截至上周三,牛證街貨分布在收回價26800點至27300點之間,相當約3480張期指合約,大部分街貨于周四跌市中已被收回,新的看好資金重新于收回價26500點至26800點之間建倉;至于恒指熊證,街貨集中在收回價27900點至28100點附近,相當于約1910張期指合約。
行業資金流數據方面,期內互聯網媒體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獲得約6050萬港元的凈流入;交易所板塊的相關認購證也得到約6010萬港元凈流入;另外,中資保險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也有約4390萬港元的凈流入。
權證引伸波幅方面,指數權證普遍上升,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恒指的引伸波幅上升1.6個點至14.5%,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上升1.8個點至17.8%;個股板塊方面,信息科技股騰訊的引伸波幅上升約3.5個點;國際銀行股匯豐的引伸波幅上升0.1個點;交易所板塊的引伸波幅回落1個點。
大市顯著調整,早前不少進取的投資者在市況好時追多,選擇的權證條款普遍為短期價外條款,時間值損耗快速,風險相當高。特別當大市突然掉頭回落,并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整固后,這些權證的價值會被嚴重消耗,甚至變成俗稱的“仙輪”。當大市整固一段時間后展開反彈,這些仙輪的表現通常都不盡理想,即使正股重返當初入市水平,權證的價格也會大打折扣。
短期且深入價外的權證有兩個特性,一是時間值損耗急速,一些末日仙輪,每交易日時間值損耗可達5%以上,只要正股不升,權證的價值在一周內將流失兩三成以上;二是買賣差價較大,這亦是導致權證價格突破大幅下挫或完全不跟正股走的最常見原因。
以一只買入價/賣出價0.04/0.05的權證為例,買賣差價為10格,一來一回交易成本已達20%,當有投資者直接向發行人沽貨時,在正股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權證的成交價便出現顯著跌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