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以黑色和有色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影響,上周初利率債加速下跌。隨后由于國內CPI不及預期,美朝關系進一步惡化,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全球避險情緒升溫帶動債券收益率沖高回落。
大宗商品上漲,通脹無憂
統計局上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CPI同比上漲1.4%,低于市場預期的1.5%。分項來看,食品價格下降1.1%,主要受到豬肉和雞蛋價格下跌影響,非食品價格上漲2.0%。食品與非食品兩大領域繼續呈現背離的特征。7月PPI同比上漲5.5%,低于市場預期的5.6%,連續三個月持平。受鋼材、有色金屬等產品價格上漲影響,7月PPI環比增速由降轉升,上漲0.2%。同比漲幅回落的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業,同比漲幅擴大的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整體來看,7月通脹數據相對處于低位。雖然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異常火爆,但監管層已經開始采取措施降溫,抑制炒作現象。同時,央行公布的最新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對通脹并不擔憂。對于以黑色、有色為代表的工業品價格上行,央行僅使用“再次出現回升跡象”的措辭,并表明“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脹水平多在低位運行,基數因素也可能使未來一段時間物價同比漲幅放緩,通脹預期大體保持穩定”。由此來看,中短期CPI上升空間有限,通脹對于貨幣政策影響較小。
資金面平穩,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公開市場方面,上周央行共計進行了75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共有7800億元的逆回購到期,當周公開市場方面實現凈回籠資金300億元。資金方面,上周資金面保持平穩態勢。除隔夜品種外,其余期限資金均呈現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銀行間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維持在2.75%—2.8%,7天品種維持在2.88%附近,總體資金價格平穩波動。展望本周,公開市場方面有6000億元的逆回購到期,周二和周五分別有2875億元的MLF到期和800億元的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從周一央行繼續等額對沖,說明近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微調符合不松不緊基調,每天基本上都等量對沖當日到期的資金量,預計資金面繼續保持中性狀態。
此外,央行再度強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提出“公開市場操作將增強主動投放和回籠的靈活性,研究豐富逆回購期限品種,提高資金面穩定性”,注重“削峰填谷”平穩流動性操作。我們預計公開市場操作或在7天、14天、28天基礎上推出3個月期限,從而進一步降低資金面大幅波動。
圖為十債日線走勢
綜上所述,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基本面相對穩定。盡管公布的7月進出口數據不及預期,但增速仍較高,顯示經濟韌性強勁,限制債市收益率大幅下行空間。不過,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外儲增加,為流動性改善營造良好的環境。局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使得市場避險需求增加。目前國內現券收益率接近年內高位盤整區間,短期進一步上升動力不足,國債期貨迎來反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