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樓價持續高企,以及政府收緊樓按,買家對入市較為審慎,加上多個一手新盤陸續推售,二手樓市明顯受壓,導致二手私人住宅交投轉淡。
在三個主要區域中,新界區為跌幅最多的區域,2017年7月份新界區的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錄得1,065宗,較6月的1,655宗大幅下跌35.6%。港島區的二手私人住宅交投7月錄495宗,較6月的748宗下降33.8%。九龍區7月的二手買賣錄769宗,較6月的1,115宗減少31.0%。
根據本港二十四個分區的二手樓市表現,2017年7月份有二十個區份的買賣登記宗數較6月份錄得下調。買賣宗數跌幅最多的五個區份,港島佔三個,九龍佔兩個。西貢/將軍澳的買賣跌幅錄50.2%居首。北角/鰂魚涌及長沙灣/深水埗的買賣,同樣按月下跌41.7%,並列第二位。灣仔跌41.2%,排名第三位。筲箕灣/柴灣跌40.5%,排名第四位。
在港島方面,除北角/鰂魚涌、灣仔及筲箕灣/柴灣的二手私人住宅買賣宗數跌幅較多外,今年7月份買賣登記跌幅超過三成的還有銅鑼灣/跑馬地、半山區及西上中環,分別按月下跌38.6%、38.5%及35.7%。
在九龍方面,除西貢/將軍澳及長沙灣/深水埗的二手登記顯著下降外,7月份觀塘、紅磡/土瓜灣、九龍塘/石硤尾、旺角/大角咀及何文田/太子道,分別按月下降39.8%、27.9%、25.7%、23.9%及15.8%。
在新界方面,今年7月份新界七個區份全線下跌。元朗/天水圍、離島/東涌/愉景灣、沙田、大埔、屯門及荃灣的二手買賣跌幅達三成以上,分別按月下跌39.6%、39.2%、35.7%、34.1%、33.9%及33.2%。北區的二手登記,按月減少27.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