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以來,港股漲勢如虹,恒生指數頻頻創(chuàng)下新高。而剛剛過去的6月震蕩調整期,已成了加倉的時間窗。據最新公布的基金二季報,二季度滬港深基金股票倉位較一季度普遍上升,加倉基金收益則普遍高于減倉基金。其中,廣發(fā)滬港深新起點7月以來收益超過8%,今年以來收益超過31%,領跑滬港深基金。
二季度滬港深基金普遍加倉
記者整理WIND數據發(fā)現,剔除年內成立的基金(考慮三個月的建倉期),有可比數據的49只“滬港深”(含“滬深港”,下同)基金平均股票倉位為77.76%,較一季度末的平均水平提高了3.45%,選擇提升倉位的基金數量占比達到63%以上。
隨著港股強勢上攻,7月以來滬港深基金整體取得正收益。上述同源數據顯示,7月1日至24日,上述49只滬港深基金平均上漲2.95%,超過同期股票型基金0.53%的漲幅。而選擇加倉的滬港深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25%,高于選擇減倉的基金平均2.44%的收益率。
其中,廣發(fā)滬港深新起點區(qū)間凈值漲幅達到8.25%,排在49只滬港深基金第1位;該基金二季度末股票倉位升至88.99%,較一季度末提升了2.09%。其兄弟基金廣發(fā)滬港深新機遇區(qū)間漲幅也達到5.86%,在49只滬港深基金中排名第8。二季度末,廣發(fā)滬港深新機遇的股票倉位達到95%,較一季度末提升了4.38%。
受益于此,廣發(fā)滬港深新起點和廣發(fā)滬港深新機遇今年以來凈值也節(jié)節(jié)高升,截止7月24日,兩只基金凈值雙雙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年內收益率分別達到31.24%和23.09%,在滬深港基金中排第4和第14名。
港股或成未來兩三年最好的權益資產
隨著港股的迭創(chuàng)新高,投資者開心擔心急漲之后的回調風險。但從基金的加倉操作中可以看出,作為最重要的“南下”力量之一,公募基金對于港股后市的看好不言而喻。
廣發(fā)滬港深新機遇基金經理余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資金的持續(xù)流入是港股強勢最直接的原因。“流入港股市場的資金主要分為內地流入和國際市場流入,其中,內地通過港股通渠道凈流入港股市場的資金每天少則10億多則30億,對于日存量只有600億至800億港幣的港股來說非常可觀。”
據WIND統(tǒng)計,6月25至7月25日,通過港股通凈流入港股的資金總額達到335.4億元,平均每個交易日流入額為15.25億元,7月中旬連續(xù)數個交易日凈流入超20億元。
從中觀和宏觀層面看,余昊認為,估值和盈利雙升以及港股通頂層設計是港股在未來兩三年有望成為最好的權益資產的重要支撐。余昊指出,恒生指數目前PE僅13倍,PB不足1.3,在全球范圍內處于洼地的同時,也處于歷史低位。同時,中國企業(yè)盈利于2015年見底,目前ROE穩(wěn)步回升,基本面可支撐。宏觀而言,港股通機制下,港股和A股融合,但AH股價差仍然顯著,尤其是剔除了銀行等大藍籌之后,A股相對港股仍有約30%到60%的溢價,這部分溢價將隨著港股通的運轉持續(xù)收窄,因此,僅就配置上而言,未來兩三年恒指每年有機會獲取約10%的配置收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