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定投愛微笑(ID:smilersp)
時光飛逝,轉眼間2017年又過了一半, 全球股市表現如何呢? 我們先來看看圖表數據吧~
由上圖可知,亞洲地區表現較佳(上圖顯示為咖啡色)。在這些地區中,內地投資人最容易獲得的投資渠道就是港股。經統計,香港恒生指數過去6個月累計漲幅為17.1%,和全球主要股市的漲幅相比可算是非常出色。其中,恒生綜合大盤股指數上漲19.2%,中盤股及小盤股分別漲了14.3%和6.7%,而創業板指數下跌了20%。
根據德銀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以美元計)最理想的十大資產類別之中,港股名列全球最佳回報資產第七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30日,港股已經連續6個月上漲,是最近10年以來最長的一波連續上漲,表現強勁。那么下半年,港股還能再漲嗎?可能的風險點是什么?
1、美國加息,對港股有什么影響?
不少投資人可能會擔心美聯儲加息縮表會讓港股產生一定壓力。但是,歷史經驗表明,如果美聯儲加息反映的是美國經濟狀況好轉,相信港股也會有所支撐。以歷史數據分析,盡管美聯儲進行加息,恒生指數也有可能出現上漲。
2、港股下半年是否還有上漲的空間?
如果站在國際投資機構的角度來看,港股的基本面在全球股市中具有相對吸引力。
綜觀全球股市,投資港股可以一次囊括相對低估值、高成長。根據摩根大通預測,2017年MSCI中國指數每股盈余預期為12.6%(全球水平僅12.3%),估值僅為13.6倍(低于全球水平的16.9倍)。
在全球市場處于復蘇的環境下,渴望收益的投資人積極涌入亞洲市場。而香港相對低估值、高成長的基本面優勢盡顯,吸引外資逐步流入。
3、北水南流的趨勢可否持續?
滬港通及深港通分別于2014年及2016年開通,截至今年6月底,通過這些管道南下的資金,累計超過6,455億元人民幣。
由上圖可以看到,目前香港恒生指數已超過歷史均值,國企指數在歷史均值附近。但是,我們發現相對內地市場,港股仍具估值優勢,存在套利機會。因為香港恒生指數的估值相較于A股仍處于較低水平,而且在很多不同板塊上,港股的市盈率也比A股低。因此,港股對內資仍有吸引力。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雖然6月份北水流入趨緩,凈流入僅152億,但7月以來北水流入又重回軌道,僅前8個交易日的凈流入量已達到189億(資料來源:萬得;數據截止2017年7月12日)。由此可見,內地投資人還是認為港股很有吸引力,相信這趨勢仍將持續。
港股市場三季度展望
整體來說,由于香港出口至內地的增長穩定,帶動香港經濟整體擴張,企業加快采購及增加庫存以應付需求上升,香港本地景氣持續改善。6月份日經香港采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51.1,較上月升0.6,連續3個月擴張,反映企業景氣進一步好轉。
從長遠來看,新政策出臺也有利于北水南流趨勢的延續。6月30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參與深港通業務試點監管口徑》,明確保險機構可以投資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也可以通過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港股通股票,這意味著內地保險公司持有港股的比例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另外,因為H股股息率較高,估值較低,也將持續吸引更多內地保險資金流入香港股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