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技公司赴港IPO熱情不減,去年美圖上市發行債券超過5億美元一舉成為當時在香港上市的最大的互聯網企業,而今年來已向香港提交上市申請文件的科技公司也不在少數。
近日,全球知名電競品牌雷蛇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計劃在10月底前啟動首次公開招股。而本月初騰訊旗下閱文集團也被報道,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前文件,最高融資8億美元。另在金融科技方面,定位于保險科技市場的國內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也在上個月底被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請材料,并開啟內地公司赴港沖擊“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征程。
而展望遠期,7月14日在新加坡舉行的2017慧眼中國環球論壇上,YY創始人李學凌也透露旗下虎牙直播將于明年香港上市。而在6月于深圳舉辦的TechCrunch國際創新峰會上,亞洲最大即時物流快遞平臺啦啦快送的高級主管也曾表示,該公司計劃于2020年之前在香港上市。另外此前最受投資者期待的兩筆IPO——由平安保險控股、估值185億美元的在線金融平臺陸金所,以及阿里巴巴附屬公司、估值6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雖目前暫未得到監管機構批準,但后期能否在香港上市也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一系列國內科技公司擬赴港上市的報道,令港股備受市場期待,香港也儼然成為國內眾多科技公司海外上市的首選目的地。
回顧此前,2014年,阿里巴巴有意在香港上市,但香港以其同股同權的制度為由,拒絕了阿里巴巴。如今阿里巴巴在美股的市值已超過3500億美元,大致相當于香港主板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的十分之一,是香港科技板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的75%,港交所為拒絕阿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如今短短三年之后,香港已改頭換面、卷土重來。
就在上個月16日,港交所發布《有關建議設立創新板的框架咨詢文件》和《有關檢討創業板及修訂<創業板規則>及<主板規則>的咨詢文件》,改革現有的主板和創業板,同時,推出全新的創新板,就拓寬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渠道及完善香港上市機制的建議方案征求公眾意見,兩份文件的公眾咨詢期均為兩個月,如果該方案得到支持,港交所將在2018年推出具體規則。
對此有分析指,港交所擬設立的創新板吸引有以下一項或多項特點的新經濟公司:1)尚未有盈利的公司;2)采用非傳統管治架構(即同股不同權)的公司;3)擬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
此前港股市場一直不接受同股不同權,使得諸如阿里巴巴這樣的許多內地新經濟公司上市資源流失至美國,如今港交所提議建立創新板,也再次表明,他們也在開始謀求改變并試圖吸引高經濟公司。
事實上,港股近年來被貼上了一些負面的標簽,無論是對股權結構管的太嚴錯失優質科技公司還是對創業板管得太松令妖股橫行,港股面臨著不少爭議。在新經濟的大環境下,與時俱進是保持香港競爭力和優勢的唯一選擇。
回顧這幾年,港交所收購了LME交易所,開通了滬港通和深港通以及債券通,港交所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試圖改變現狀。而在回歸20周年前夕,港交所也終于啟動了這場堪稱20年來最深刻的改革。其核心目標也是吸引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落戶港交所并在制度層面革除此前老千股等弊端。
刮骨療毒之后,在內地資金的馳援之下,香港市場正在圖謀自己的第二春。
實際上,香港在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跨境IPO上仍然表現不凡。2017年上半年僅在香港完成的跨境IPO交易融資額就已占到全球跨境上市融資總量的44.9%。普華永道于本月中旬發表香港股市上半年IPO報告指出,2017年至今共72家新上市公司,年增80%,集資總額536億港元,年成長23%,集資總額全球排名第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