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恒指向上動能充沛,有機會逐步向量度升幅目標約27000點附近推進,短期即使出現整固,料不會打破上升趨勢。
外圍市場方面,美股三大指數向上突破,上周五前納指已連升十日。美國6月新房動工數據理想,最新的企業業績亦大致正面,加上歐央行方面未有收緊信號,市場風險偏好仍處于較高水平。內地A股過去一周亦走高,雖然周初出現跳水,但隨后連續攀升,已收復全部跌幅,滬指更強勢回補了今年4月的下跌缺口。經濟數據好于預期及央行呵護市場流動性,均提振了市場投資氣氛。外圍市況樂觀,港股上周呈現強勢格局,大市交投亦持續暢旺,日均成交維持約900億港元水平。衍生市場方面,認股證上周五成交攀升至123億港元規模,為近幾個月最大單日成交;牛熊證日均成交則維持約40億港元。
恒指牛熊證資金流方面,上周一至周四牛證出現約1296萬港元資金凈流出,而熊證則持續獲得資金流入,期內共有約8789萬港元凈流入資金,反映較多資金于升市期間逆勢造空。街貨分布方面,截至上周四,牛證多倉集中于收回價26000點至26400點之間,相當約828張期指合約;至于恒指熊證,街貨集中于收回價26900點至27300點附近,相當于約2500張期指合約。
行業資金流數據方面,過去一周電訊設備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獲得約68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國際銀行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得到約517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A股ETF板塊的相關認購證獲得約37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互聯網媒體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有約25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交易所板塊的相關認購證獲得24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部署多倉;中資保險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也有約28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
權證引伸波幅方面,指數權證個別發展,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恒指的引伸波幅下跌0.7個波幅點至12.2%,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下跌0.5個波幅點至15.8%;個股板塊方面,電訊設備股的引伸波幅上升約3.4個波幅點;國際銀行股的引伸波幅下跌0.5個波幅點;A股ETF的引伸波幅下跌0.8個波幅點;互聯網媒體股的引伸波幅下跌0.2個波幅點;交易所板塊的引伸波幅上升4.5個波幅點;中資保險股的引伸波幅上升0.5至2.3個波幅點。
市場上或有此種情形,因短期資金需求原因,某投資者打算沽出全數股票組合,暫以較少資金買入牛證來代替原先的組合,待其后資金充裕時,才沽出牛證,并再次回購股份。假設組合價值約100萬港元,如選擇的牛證杠桿約20倍,便需要投入約5萬港元(二十分之一)來作對沖部署;若想套現更多資金,則可選擇杠桿較高的牛證,例如30倍,需投入的金額便可減少至約3.3萬港元。
然而,投資者考慮利用牛熊證來代替股票組合時,必須留意牛熊證乃衍生產品,而非正股,發行人并不會派發股息。另外,牛熊證是有時限的,投資者可能需要考慮預期的持有時間,有必要時或要作換馬準備。最重要的一點是,牛熊證設有收回機制,投資者挑選收回價時宜審慎衡量擬買入對象的收回風險。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