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倫敦銀行美元同業拆息(LIBOR)與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之差繼續擴大。截至6月21日,3個月拆息之差達到0.52%,創下九年來最高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港美息差擴大與港匯走軟息息相關,美元兌港元匯率自2016年1月以來首次升穿7.8,這也凸顯香港市場暫時出現內外資分歧。盡管從中長期來看A股被納入MSCI指數對港股市場應是利好,但一些投資者可能會擔憂這會在短期分流針對港股市場的投資資金。然而,內地資金對此可能較少擔憂,近期數據顯示,不少內地資金開始通過港股通提前布局港股標的。
港匯持續走軟
近期,隨著港美息差的持續擴大,利差交易引發港元匯率走軟,顯示出部分資金開始暫時從香港市場流出。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目前3個月倫敦銀行美元同業拆息與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差距創9年新高,港美息差還可能持續擴大。至于近期香港拆息持續回落,是因為市場認為目前香港銀行體結余仍有接近2600億港元,預期在流動性充裕之下,港元套息活動將增加,而香港本地銀行貸存比率回落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嚴格監管,也會影響拆息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港元兌美元貶值0.4%,而錨定美元的港元整體波動幅度僅1.3%。對于其它貨幣而言,0.4%的貶值幅度并不算大,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實行的是聯系匯率制度,即完全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目前美元兌港元波動區間為7.75-7.85,波動總空間僅為1.3%,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港元兌美元貶值程度還是較大的。
香港與美國的息差或許是今年港元逐漸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歷史數據顯示,上一次港元大幅走軟的2016年1月,香港和美國利率也出現了背離。當時美聯儲在2015年12月加息25基點,LIBOR美元利率上行,但香港金管局緊跟美聯儲加息后,香港同業拆借HIBOR利率并未變化。今年3月美聯儲如期加息后,香港金管局也緊隨加息,但與去年1月類似,HIBOR并未跟隨上行,息差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