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騰訊在游戲、社交及移動支付等多個業務領域取得強勁增長,已經沒有一家國際大行在看跌騰訊的股價了。僅僅5月份,就有近十篇來自國內外大行,在預期第一季度良好的業績基礎上,給出的買入評級的研報。

以最新發布研報的中金為例,其預計騰訊一季度收入有望同比增長 48%、環比增長 8%至 475 億元,高出市場一致預期 3%。預計公司非 GAAP 凈利潤有望超出市場一致預期2%(增長40%至 141億元),主要得益于手游產品(《王者榮耀》、《龍之谷》等)以及效果廣告業務表現強勁。
智通財經發現,在中金提到的增長點中,從體量和增長速度兩方面來衡量的話,手游業務應該最為亮眼。
從體量上看,據騰訊2016年業績數據,游戲收入為709億,占到總營收1519億的約47%。其中,手游業務收入就高達384億,占到游戲業務的54%,總營收的25%。

從增長速度上看,2016年騰訊總營收增長48%,游戲收入同比增長25%,而手游業務同比增長高達80%。
勢不可擋的《王者榮耀》
手游業務取得這個成績,王者榮耀居功至偉。
王者榮耀在15年11月底公測,12月日活躍用戶達到750萬。接著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達到了 2 億以上的注冊用戶和 5000 萬的日活躍用戶。
據相關游戲媒體提供的歷史 DAU數據上可以看出,《王者榮耀》的兩個爆發階段分別在16 年的下半年,以及17年的春節。今年一季度,《王者榮耀》各月流水均達到20億元以上,DAU也增長到了6000萬+,在內地iOS 暢銷榜上連續90多天排名第一。
更可怕的是,除了內地的如日中天,王者榮耀在海外也是一路攻城略地,這恐怕會讓王者榮耀的相關數據變得更加“殘暴”。
具體來看,從今年年初開始,騰訊與持股的小伙伴Garena Online、Netmarble一起陸續在香港、臺灣、韓國以及幾個東南亞市場成功推出并迅速殺入了暢銷榜前10。然后,騰訊又于今年2月20日用旗下的開發者賬號Proxima Beta,將王者榮耀的西方國家版本《Strike of Kings》在多個歐洲國家上線。在美國的上線,也只是時間問題。
在王者榮耀海外的推廣上,騰訊也是下足了功夫。除了本地化的發行和運營,還按照國外文化重新開發了不同的角色和技能。比如,騰訊跟DC漫畫公司合作,將超級英雄引入到游戲中,其中蝙蝠俠已經成為了海外版本中的英雄。
效果廣告、支付業務或強力助攻
除了王者榮耀帶來的手游快速增長以外,騰訊的效果廣告、支付云業務很可能都會取得不錯的增長。
效果廣告主要來自于微信公眾號、朋友圈、騰訊新聞等,目前處于高速增長的狀態,主要是因為廣告客戶越來越傾向于投放效果廣告,同時朋友圈、公眾號等也在加大商業化。去年第四季度整個廣告業務同比增長45%,效果廣告同比增長77%。
支付和云業務,騰訊每次將二者打包放進了“其他收入”里,這塊業務目前的占比較小(不到15%),但增速最快(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長289%)。據相關數據,截止去年底,騰訊移動支付的月活躍賬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在第三方移動支付份額上,強勢攀升到37%,直追支付寶的54%。主要原因還是線下掃碼支付的井噴式發展,按照這個趨勢,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會繼續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