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財經05月31日訊,近日,阿里巴巴集團受讓了易果生鮮持有的聯華超市18%的內資股權,成為聯華超市第二大股東,而聯華超市的控股方正是百聯集團。在阿里的大電商板塊中,從此收購中,獲益最多的板塊,應該是天貓超市,3618家門店如同生猛的線下部隊,和天貓超市的空軍部隊聯合作戰,如何改變商超格局?

據悉,阿里此次并購的聯華超市,屬于百聯集團控股企業。后者作為上海市國資委全資擁有的大型零售企業,不僅坐擁半條南京路,還擁有消費者熟知的世紀聯華、華聯吉買盛、聯華超市、快客便利等超市便利店品牌等,全國范圍內有4700余個網點。
作為僅次于大潤發的國內第二大商超集團,聯華超市擁有3618家線下門店。自1991年開業以來,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具備全國網點布局、業態最齊全的連鎖零售超市公司,經營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及便利店三大主要零售業態,旗下品牌包括“世紀聯華”、“聯華超市”、“華聯超市”、“快客便利”等。其半數以上門店位于上海地區。
換句話說,聯華超市是一家全國性的連鎖超市,而在上海地區具有壟斷性優勢。 因此,借道入股聯華,阿里系首先實現了全國布點,同時,徹底收歸了上海市的主流商超市場。
收復上海市場的意義還在于,這里是2008年上線的網上超市一號店的總部,而去年6月,一號店委身京東。此次阿里系聯手聯華布局上海,相當于一舉占領了京東系商超最有優勢的核心地帶,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在收復上海之前,天貓已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動作不斷:2016年9月,天貓超市在京滬兩地力推“訂單價對折”,訂單量一度達到平時10倍。2016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落子深圳,依靠廣深帶動,廣東省一舉成為雙11成交額最大的省份。
通過各個擊破的戰略,天貓超市陸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安營扎寨,確立了明顯優勢。來自凱度消費者指數的數據顯示:即使在競爭最為激烈的快消品領域,天貓在一線城市的滲透率也已成為行業第一。
一線城市,原本就是消費升級的前沿陣地,也是互聯網公司的必爭之地。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2016年提出的戰略思路,提到“全球化、農村、一線城市”是戰略重點。
“我們現有的陣地,我們必須去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張勇說,天貓將在一線城市對標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首先占領這些地方用戶的心智,從而占領這些地方的市場。
在占領一線城市的消費高地之后,然后從一線城市再下沉到二三線城市,也是在其他電商品類得到過驗證的科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