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方激烈的互相辯駁階段,科通芯城的股價在復牌首日大幅下挫,不過有機構仍然表示繼續看好科通芯城。華爾街投資機構富瑞(Jefferies)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科通芯城就沽空機構“烽火研究”的指控作出全面回應。雖然回應并非如該行所希望的出自獨立第三方,但集團在回應時的所有數字均經畢馬威審核。富瑞給予科通芯城“買入”評級,目標價15港元。
富瑞認為,該集團的回應令其管理層早前的說法更具細微性及合理性。沽空報告中主要的一個觀點為科通芯城的收入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備案并不吻合。此外,沽空報告亦只提到該集團在中國內地的6家營運子公司,但其實集團的營運子公司達11家。而集團在回應中亦列出了去年有相關稅務減免或優惠稅收待遇權利的名單。
5月31日,科通芯城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康敬偉剛通知董事會,指其會于董事會下一次會議考慮推出派息草案,就截至2017年6月30日6個月或2017年12月31日12個月的財政年度發放半年度股息或全年度股息。
業內人士分析稱,香港市場上接連出現的上市公司“慘遭做空”現象已經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做空機構的出現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對市場而言,做空制度的引入使得對于價格多空的雙方都能通過交易進入市場表達觀點,有利于制衡單邊交易,糾正過高的估值,降低市場波動。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遭到惡意做空,則有悖做空制度引入的初衷。目前一些做空機構發布的做空報告漏洞百出,甚至缺乏常識,屬于典型的惡意做空,卻同樣有可能導致投資者本能地倉皇出逃,造成市場恐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