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20年飛速的發展過程中,無數的消費品都經歷了一輪從無到有,從奢侈品到必需品的過程,比如說現在每家每戶所必備的家電就經歷了這么段,20年前還被人們當做稀罕物的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如今已經成為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物件。
而隨著家電越來越普及,相對應的成長空間也大不如前,家電板塊也成了股市中穩健派的成員,但偏偏今年的家電板塊卻一改常態,紛紛賺得盆滿缽滿。
前四月,家電企業正忙著數錢呢
據智通財經獲得數據,今年1至4月,全國家用電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4937.6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5.3%;利潤總額290.3億元,累計同比增長7.9%。從生產情況看,1至4月,全國家用電冰箱累計生產3100.6萬臺,同比增長12.4%;房間空氣調節器累計生產6357.9萬臺,同比增長17.6%;家用洗衣機累計生產2555.7萬臺,同比增長4.8%。
業績做得好,自然股票也漲的兇,就以港股市場為例,海信科龍(00921)今年漲幅1倍,海爾電器(01169)年初至今漲幅70%。
那么今年的家電究竟是著了什么魔?如今的家電板塊還能買嗎?該買誰?
量價齊升,無視原材料價格上漲
像家電這樣整個行業突然出現整體性的盈利上漲無非兩個原因,要么原材料價格出現明顯下滑,要么需求端有明顯變化或是家電行業集體提價。而智通財經在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此輪的家電狂潮應該是與需求端和提價有關系,也就是投資人最樂于見到的量價齊升!
先來說說原材料,家電行業的原材料基本涵蓋為四大類:鋼、銅、鋁和塑料,而很不幸的是這四種材料在去年四季度都有著大幅上漲,因此家電行業這輪盈利大漲,原材料不僅沒有給出助攻,反而是個拖累。

再來看看需求方面,家電行業屬于房地產后周期行業,除了存量的更新換代之外,新裝修房成為了家電需求很重要的一個宣泄口,而因為家電的銷售數據一般滯后地產銷售數據6-12個月,所以去年依舊火爆的樓市對家電行業的整體利潤上漲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雖然目前政策對房地產的調控持續加碼,但看看一季度的商品房銷售數據,仍然是超預期,據智通財經查閱信息,2017年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上漲25.1,銷售面積同比上漲19.5%。照這么看來,至少在今年3季度之前,家電行業的銷售數據會依舊亮眼。

跟隨著銷量一起上漲的還有價格,上文說到了去年4季度開始原材料價格都蹭蹭蹭的往上漲,家電廠家也都紛紛提高了出廠價格,抵消成本上漲帶來的利潤損失,而下游的經銷商呢?看到一天比一天高的出廠價,備貨也更加積極,進一步的刺激了銷量。
但是在今年一季度,原材料卻出現了回落的現象,但家電價格呢?卻一點都沒有往下調的意思,反而繼續借勢上漲,一漲一跌形成的“剪刀差”進一步的豐厚了家電廠家的利潤。下圖是2017年前4月白電市場的價格漲幅,并可以看到原料價格明顯的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