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消息,據香港明報報道,上市架構改革諮詢去年惹來極大爭議,證監會主席唐家成說這次諮詢,證監聽到意見,在不改動上市審批權的情況下,證監有很多法定權力可用。在檢討后,證監管理層亦加快3個主要部門的合作,做到更有效率的‘實時監管’。他又以叫停創板新股上市及勒令上市半日的駿杰停牌為例,表明不需改規例已能達到理想效果。他無正面回應會否擱置成立被指奪新股審批權的‘上市監管委員會’LRC,僅稱希望在新板諮詢前后時間公布結論。
唐家成稱,證監3個主要部門過往較各自為政,但去年成立ICE后,中介機構部(Intermediaries)、企業融資部(CorporateFinance)、法規執行部(Enforcement)之間,每一周或兩周就開會,由以往每個個案由調查至公布耗以年計相比,現時發現問題會跨部門作調查,立即發指引提醒市場,避免類似行為在市場蔓延。他又說證監最近增加向市場發出指引,希望透過增加溝通,令市場更清楚監管要求。
增發指引令市場更清楚監管要求
他認為成效不錯,以打擊創業板炒風為例,‘我們毋須講明轉規例,又沒說最少認購人數由100變300,亦沒講明不可以全配股,但市場自然識怎樣做,已經足夠改變人的行為’。他指現時即使以‘一刀切’標準、簡單劃線的監管方式亦未見能解決問題,以創板新股為例,他發現100個配售股東中只有兩三個大手持有,其他只持1手。即使加至200人,操控的成本會提高,但仍然可以透過類似做法控制市場。他表示證監將來會主動向市場解釋,在指引中提出具體例子,令市場不會無所適從。
上市架構改革的最終定案仍有待公布,他僅稱‘如果有更簡單的方法去做到同一個效果我們會做。’回顧過去一年因改革建議面對各方壓力,他指仍不后悔,甚至從頭來過‘都會再做’,因為過程中聽到不少有建設性的意見,對監管機構而言獲益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