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過去一周往上突破并站穩25000點,創出52周新高25211點,維持一浪高于一浪的中期反復上升走勢。五月的首兩周,恒指已積累逾500點升幅。現上升浪仍維持良好,不過當前水平亦逐漸升至上浪頂部,短線操作宜審慎部署多倉,或待調整時伺機部署反彈。
外圍市場方面,上周美股高位震蕩,走勢反復。美國最新經濟數據積極,但同時引發市場對美聯儲或提前加息憂慮。美股財報季接近尾聲,高位整理可能性增大。內地A股過去一周繼續探底,滬指連跌第五周,但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跌勢已有所企穩。“港股通”資金流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北水資金南下規模擴大,上海渠道上周四的單日凈流入即超30億元人民幣,為近三個月來最大,全周滬、深兩個港股通渠道凈買入額共計約128.53億元。此外,港股上周大市成交亦放大,日均成交額升至約780億港元。衍生市場交投同步增加,認股證日均成交重返100億港元以上水平,牛熊證成交亦升至40億港元以上規模。
恒指牛熊證資金流方面,截至上周四的五個交易日,牛證合共出現約1.03億港元資金凈流出,熊證則獲得約2.2億港元資金凈流入,顯示較多資金部署空倉搏調整。街貨分布方面,截至上周四,收回價24300點以下的牛證街貨持續減少,而24300點至24700點之間的過夜街貨則有所增加,相當于約1410張期指合約;至于恒指熊證,街貨集中于收回價25300點至25600點附近,相當于約3290張期指合約。
行業資金流數據方面,期內手機配件股板塊相關認購證獲得約70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此外,交易所板塊也得到約258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相關認購證;博彩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出現約202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至于汽車制造股板塊則見看多資金套現獲利,相關認購證有約280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
權證引伸波幅方面,指數權證普遍回落,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恒指的引伸波幅下跌0.4個波幅點至12.2%,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下跌0.5個波幅點至15.3%;個股板塊方面,信息科技股的引伸波幅上升約1.6波幅點;國際銀行股的引伸波幅下跌約0.2個波幅點;交易所板塊的引伸波幅上升約1個波幅點。
在挑選權證時,除了要比較類似條款的引伸波幅當時的水平外,還要仔細觀察近期相關條款權證的引伸波幅變化,判斷是否穩定,或已形成了上升或下跌的趨勢。當發現整體引伸波幅普遍有上調的現象時,這反映了市場預期正股未來的波動性會增加,股價未來有可能作出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跌)。遇上這種情況,投資者可重新檢視對正股的看法,以認購證而言,若預期正股將有足夠的上升動力,投資者可選擇繼續持有,希望從正股及引伸波幅兩方面爭取回報。
相反,若發現引伸波幅上升只是單出現在自己所持有權證上,因為產品的街貨過高,市場過度需求而令莊家未能將引伸波幅調控在合理范圍之內的話,投資者便需要警戒。市場的過度需求有可能只是短暫現象,投資者可趁機先沽出權證,換至其他類似條款而引伸波幅較低的認購證,繼續爭取正股的潛在回報,以賺取來自引伸波幅上升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