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百麗國際(6.06 +0.33%)走到了歷史拐點。
4月28日,由高瓴資本集團、鼎暉投資以及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組成的財團,向百麗國際提出建議,將以協議安排的方式收購百麗國際全部已發行股份,每股收購價6.30港元,總股本84.34億股,故建議私有化總價為531億港元,涉及收購無利害關系股東持有的71.92億股的要約,所需的現金總額約為453.11億港元。
“鞋王”百麗(Belle)超過萬達商業成為港交所歷史上金額最大的私有化交易,若交易完成,高瓴資本集團將持有公司56.81%股份成為百麗國際新任大股東。
一代“鞋王”為什么要“重金”易主?百麗國際CEO盛百椒表示:“百麗國際正處于形勢嚴峻、亟須轉型的關口。”創始人鄧耀表示:“啟動轉型是公司目前的當務之急。”
新零售時代亟須轉型升級
縱觀當下的市場形勢,零售行業可謂經營慘淡。在美國,過去三年商場的人流量下降了57%;日本便利店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包括711、全家在內的便利店在過去五年來客數增幅持續下滑,最近12個月更是連續呈現負增長。在全球范圍內,包括瑪莎百貨、沃爾瑪、屈臣氏等以往優秀的連鎖零售企業都發生了業績下滑甚至關店止損的現象。受整體行業低迷的影響,昔日的鞋業巨頭百麗國際也難擋業績頹勢。
回顧一代“鞋王”的興衰,百麗國際2007年赴港上市,其間公司市值曾突破1000億港元,為全球鞋類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二,然而高速發展的態勢并未得到延續,隨著2014年電商的興起,百麗業績出現拐點,其開店速度也開始出現了“負增長”甚至反轉,特別是2016年6至8月,百麗集團在內地關閉了270余家門店。今年3月19日,百麗國際發布了2016/2017財政年度盈利警告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董事會預計百麗國際凈利潤同比減少約15%-25%。
百麗的衰敗實則反映了整個零售業甚至實體經濟的困境和掙扎。反觀這一波全球實體經濟下滑的背后,商品反應速度不夠快,企業經營積重難返;渠道單一化,閉店求存;庫存周轉難以控制;傳統零售企業的數字化程度還較低等問題,困擾著包括百麗國際在內的各家企業。尤其伴隨著90后,尤其是95后消費群體的崛起,這些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對于即時反饋的敏感度超過了以往的消費者,也給企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極大的考驗。
在此背景下,各大巨頭紛紛布局,發力新零售。新零售從去年云棲大會被馬云提及,到今年被業內稱為“新零售元年”。這邊廂阿里入股三江購物、銀泰百貨聯姻上海最大的國字頭零售巨頭百聯;那邊廂京東也沒閑著,從入股永輝超市,到引入沃爾瑪,再到最近發起百萬便利店計劃。
巨頭的紛紛入局,讓各大零售企業轉型壓力大增,迫切需要外力提供轉型所必須的資金、技術、運營經驗等。正如盛百椒所言:“只有將我們傳統的零售模式與數字經濟充分融合,再加上行之有效的新戰略和執行能力,我們才能繼續保持公司的長期競爭優勢。在選擇最佳的合作伙伴時,至關重要的是,聯合要約方著眼于長期的投資,對于公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長期而鄭重的承諾,并且擁有我們目前所必需的數字方面的專長。”
抓住實體經濟振興關鍵窗口期
4月28日,就在百麗宣布擬私有化的當天,在央視財經頻道舉辦的首屆“中國實業振興峰會”上,工信部部長、國資委主任等政府官員與柳傳志、宗慶后、董明珠等實業界大佬集體呼吁,“一個大國必須發展實業,不能脫實向虛。”中央領導人之前也多次強調,“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
足見在經濟新常態下,提振實體經濟已成為業內的共識,其中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已成為主戰場。這無疑給包括百麗在內的實體零售企業轉型提供了政策窗口和環境支持。
百麗創始人鄧耀明確表示:“讓公司基業長青,目前是進行根本性改變的合適時機。基于聯合要約方的長期承諾與投入,我們認為新的安排能夠讓聯合要約方的優勢資源結合新一代管理層的干勁,帶領集團持續健康發展。”
在百麗高層釋放出亟須轉型的強烈意愿同時,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百麗國際不乏觀望的投資者,不過在提振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求引入的新鮮血液必須具備幫助實體經濟轉型的實力和經驗。
再看此次主導私有化的第一大股東高瓴資本集團,幫助傳統企業升級與轉型,一直是其興趣和核心能力所在。在它過往的投資案例中,不僅投資了騰訊、京東、美團、滴滴出行、去哪兒和摩拜單車等互聯網經濟時代的領頭羊企業,也投資并長期持有美的、格力、藍月亮、福耀玻璃(27.35 -2.32%)和江小白等傳統行業公司,通過貫通現有資源,推動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結合而產生的更高效率、更精細管理、更多創新的機會,助力這些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在協助企業進行行業資源整合方面,鼎暉投資擁有豐富的經驗以及項目執行管理能力。經典投資案例包括,萬洲國際(6.80 +0.44%)收購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和品牌Smith Field、百麗收購日本時裝品牌巴洛克,以及蒙牛收購現代牧業(1.62 -1.22%)等。更重要的是,鼎暉與百麗國際已合作多年,對百麗國際的業務及零售行業有著深入的了解。正如鼎暉投資代表所言“我們長期以來與百麗國際風雨兼程。這次的私有化建議能使公司在有限的轉型時間窗口內,集中資源來施行必要的轉型。
依靠高瓴過往助力實體經濟成功升級轉型的經驗,借助聯合要約方的優勢資源,包括專長于運營、科技和數字經濟的運營,擁有來自各行各業如互聯網、電子商務、消費品、零售和企業服務等領域的顧問團等,百麗國際在此輪產業升級、提振實體經濟的浪潮中有希望占領先機,獲得更多全渠道嘗試的機會和資本,
屆時,或如領投方高瓴資本集團創始人張磊所言:“我們深信高瓴集團的長期資本基礎,結合我們在數字經濟和公司運營方面的經驗,必定可以幫助百麗國際通過施行必要的變革,在網絡時代重獲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