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港交所目前正研究籌建場外交易平臺連接內地,即交易層面上債券通將會由港交所平臺連接內地銀行間債市,結算部分則由金管局旗下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負責,但仍待法規如進出內地資本市場等細則厘清。
香港及中國監管當局預定7月正式宣布“債券通”計劃,并按照“三先三后”安排分階段推出。
債券通的“三先三后”包括先北上,后南下、先機構投資者,后散戶投資者,以及先場外,后場內,發展成熟后有望做到內地與香港債市完全互通。
另外,初期只開放機構投資者北上參與內地債市,也主要是因為香港零售投資者對債券興趣不大,因此由機構投資者北上先行,稍后時間再研究開放予零售投資者。
至于“先場外,后場內”,因絕大部分債券主要通過場外(OTC)作交易,當中包括內地銀行間債市(CIBM),因此債券通將先連接規模59萬億元人幣的場外交易部分,以滿足大部分交易需求,并藉此活化場內上市債券市場。
債券通之所以按照“三先三后”安排分階段推出,主要是因為香港債市發展不成熟,債券通先以“先北后南”試行,先將海外資金引入內地債市,至于南下投資香港債市預計于較后階段開通。